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AI传奇

AI传奇

本书作者是媒体人,有着数十年的写作和科学传播经验,很好善于深入浅出地介绍科技领域的历史和前沿进展,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一本人工智能图书。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陈宗周 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881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宗周著的《AI传奇:人工智能通俗史(精)》是希望在回顾人工智能传奇历史、叙述人工智能现状和未来的同时,也对中国人工智能的现在和未来有所介绍和展望。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简短的、通俗而有趣的人工智能发展史读本。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一读本的同时,把自己和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建立起亲密友好的联系。
作者简介
陈宗周,科学作家。他的《WPS之谜》《软件辉煌》《PC机十年》《跨越电脑时空》《新工业革命》《爱因斯坦投下的石子》等作品或专栏有较大影响。他也是《电脑报》《知识经济》《环球科学》和天极网等多家知名科技媒体的创办人,现任《环球科学》杂志总编。
目录
赞誉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春暖花开――人工智能复兴
旷世棋局的幕后英雄
人机博弈之战
AI大潮席卷
各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第二章 酷暑与寒冬――人工智能60年艰难历程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与AI诞生
初期的繁荣与乐观
遭遇计算能力瓶颈
复兴与再度冰冻
20年寒冬
第三章 杰弗里·欣顿――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人
实习生培训班的老人
人工神经网络道路崎岖
寒冬中的坚持
深度学习登场
第四章 助飞的双翼――深度学习成功的秘密
不是只要有好算法就能成功
疯狂冒险家黄仁勋与
“拼命三郎”李飞飞缔造Im
让深度学习升华
第五章 数据魔方――数据科学崛起
华尔街数据争夺战
AI眼中的历史与未来
造就神奇的数据科学
来自大数据的挑战
异军突起的数据可视化
硬币的另一面
第六章 机器在聆听――语音识别的历史性突破
人类的美好梦想与历史探索
统计语言学打破沉寂
剑桥语音的黄金十年
技术高门槛与垄断
深度学习带来历史性突破
广阔的创新领域
第七章 让霍金倾谈――语音合成创造奇迹
机器制造“完美的保罗”
语音合成的漫漫长路
科大讯飞,一名在校生书写的传奇
语音交互大战打响
第八章 重建巴别塔――机器翻译拆除语言樊篱
机器翻译崭露头角
冷战催生的机器翻译
语言的规则太复杂
统计翻译成为主角
见证历史的活样板
科技巨头的竞技场
第九章 第二双眼睛――计算机视觉大放异彩
央视节目引起热议
计算机视觉前史
学科奠基人戴维·马尔
走上快车道
中国力量崛起
谷歌猫与计算机视觉的未来
第十章 忠实的朋友与助手――形形色色的机器人
美的收购“德国国宝”
机器人的前世今生
现代制造业与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大合唱
巨大的冲击波
第十一章 飞翔的机器――无人机的广阔天地
无人机“黑飞”事件
漫长发展史
汪滔与大疆
给“硅谷狂人”上了一课
广阔的应用领域
微小型化与集群应用
无人机的未来
第十二章 智能交通革命――自动驾驶的梦想与现实
收购狂潮158自动驾驶概念与无人车的历史
伊拉克战场引发的无人车挑战赛
民用研究趁势而上
“狂人”马斯克来了
不同的声音――无人驾驶还需60年
无人车畅想曲
第十三章 无形机器人――无处不在的虚拟机器人
一场官司的背后
什么是
Bot今昔
创业的新机会
虚拟机器人大显神通
未来的竞争利器
第十四章 终身学习时代来临――人工智能塑造新人生
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
机器人给考试评分
高考机器人亮相
AI带来个性化教育
超越大学,终身学习
第十五章 电脑神医――精准医学带来的福音
AI挑战医生
破解医学影像处理难题
手术机器人
精准医学应运而生
新药研制走上新路
时刻不离的远程AI医生
第十六章 二十三条军规――对人工智能威胁论者的回答
乌镇内外
AI威胁论为什么是错的
今天的AI可能还处于胚胎阶段
乐观的信号出现
未雨绸缪的“二十三条军规”
第十七章 美丽新世界――AI的未来
AI2.0新篇章
通用AI的追求
深度学习的未来
挑战摩尔定律
向人脑学习
人类的新征程
第十八章 中国传奇正在书写
AI名人堂里来了中国人
国际学术会议因春节改期
美国媒体关注中国
开放环境创造双赢
美国政府的新担忧
创业大潮风起云涌
宏伟的国家AI发展蓝图
摘要
PREFACE前言2009年秋天,我访问多伦多大学,校园秋色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我那时还不知道,校园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其实是一位叫杰弗里·欣顿的教授,今天让人工智能复兴的关键技术——深度学习,与这位老人在这里的坚守密不可分。    2012年冬天,我来到伦敦大学学院。那是圣诞节前夜,学生们正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校园洋溢着的节日气氛和蓬勃的青春气息让人难忘。同样,我也不知道,一位叫戴密斯·哈萨比斯的年轻创业者刚从这群学生中走出。他的公司就在大学附近的繁华街区,几年后几乎全球家喻户晓的AlphaGo实际上就诞生于此。    作为一直密切关注前沿科技的科技编辑,我长期追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工智能也有浓厚兴趣。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对那个时候正兴起的全球人工智能新浪潮,我还是没有足够敏锐地捕捉到最初的浪花。    我想,这也许是一种启示——对于悄然而至并对人类社会正发生着巨大影响的重要变革,人们可能一开始并没有那么敏感。而对于这样的变革,我们不但应该知道,还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更详细的 知识。所以,2017年春天,当《电脑报》的编辑约稿,希望为读者写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专栏连载时,我欣然答应。因为,我深知向广大群众介绍和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在今天是一件很必要和很急迫的工作。    《电脑报》的专栏连载从2月一直写到6月才完成,机械工业出版社希望在此基础上出版一本书,在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之后,本书来到读者面前。    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将有多大的影响?英国数字化和文化部长马特·汉考克预言:人工智能有望像 19 世纪的蒸汽机那样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但是,今天的人们未必能深切感受到一场像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那样的智能革命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这样的现象在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也曾发生过。    从18世纪就在英格兰中北部开始的工业革命,几乎是静悄悄地发生又缓缓地前进的。以至于当时绝大多数的英国社会精英都没有发现,一场影响英国并最终影响世界的革命正在他们身边发生。    古典经济学鼻祖、写下《国富论》的亚当·斯密发现了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但是,他未能洞察到那场工业革命。    亚当·斯密的忽略也许还情有可原——他生活在工业革命前期。那个时期,尽管技术发明在英伦大地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会把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机这些工匠们的小发明当成一场革命性变革发生的重要标志。    比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晚很多的英国著名学者与作家也好像在集体忽略工业革命。如创建劳动价值理论的大卫·李嘉图、提出人口论的托马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大师,在他们的著述中都找不到工业革命的痕迹。而写下《艰难时世》《雾都孤儿》这样深刻反映英国当年现实生活的伟大作品的查尔斯·狄更斯,也从未提及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这个词事实上是18世纪末由法国人首先创造出的,而且是为了区别英国社会变革与疾风暴雨式的法国大革命。    对于英国那些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正是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不可能看不到这场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巨大影响。事实上,从18世纪80年代——也就是蒸汽机逐步成熟并广泛使用的年代开始,英国所有相关的经济统计指标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飙升。到80年后的1860年,英国工业占据全世界的半壁江山,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四成,英镑顺理成章地成为国际货币。原本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0.2%、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2%的英国,由此成为头号强国。    这样的巨变,英国人理应最能感同身受。但为什么他们偏偏都不把发生在身边的巨变称为革命呢?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新东西仅仅是量上的变化,没有革命所需的质的变化。还可能是因为这种变化是长期的、渐进式的,没有革命的那种快速与激烈。工业革命是典型的慢速运动,初期几乎不被人所注意。    如果对比一下当前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全球性社会变革,实际上其比工业革命更为快速和猛烈。人工智能不可能从天而降,而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等革命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之后,近年来的发展速度的确让人惊讶。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在一个又一个领域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的水平,在应用上如水银泻地般地渗透进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并一天天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影响快速而猛烈。以岗位变化为例,2~10年内,可能高达47%的美国职位有被 AI 技术和计算机化取代的风险,而几乎同样多的农业职位被技术取代在美国已经历了100多年。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也同样快速而猛烈,咨询公司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的世界经济增长会达到16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会由中国完成。    与工业革命不同,由于200年来交通和信息传播条件的巨变,在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已经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变革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在世界任何地方产生的人工智能新事物,会立刻传到中国并发生影响;同样,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也会迅速影响世界。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今天和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所以,中国社会各界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是为了应对全球竞争和增强人民福祉的战略性规划。    中国曾经错失工业革命,在后来的电气时代、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中,我们一步步追赶。今天,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世界变革中,中国不能也不会缺位;不但不会缺位,而且将会是人工智能全球赛场中最重要的“玩家”。工业革命曾经造就了英国的辉煌,而中国传奇将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世界变革中写就。    本书就是希望在回顾人工智能传奇历史、叙述人工智能现状和未来的同时,也对中国人工智能的现在和未来有所介绍和展望;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简短、通俗而有趣的人工智能发展史读本;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一读本的同时,将自己和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建立起亲密友好的联系。    在写作中令我既感到困惑又感到喜悦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等新事物天天都在涌现,甚至可以说是在前面拉动着我的写作。面对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浪潮,纵然努力追赶,也常常有力不从心之感,感到永远无法把人工智能这一快速变化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所以,本书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读者原谅并多提宝贵意见。好在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都会参与这场伟大变革,共同见证AI传奇的经历还将继续,相信那将是更激动人心的体验。    感谢高文院士为本书写下精彩序言。感谢对本书做出贡献和提供帮助的褚波、邓晓进、吴非、迟振春、黄旭、傅军、熊云飞、丁家琦、吴兰、李华君、佘洁、曲熠等同事和同行,在大家的支持下这本小书才得以面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