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研究

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研究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振刚 著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259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综述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学人研究西南边疆的学术史。
近代以降,强邻环伺,边疆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激发起国人对边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推动了边疆考察与著述风气的兴盛。中国的边疆研究在百余年的时间内相继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其标志是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繁荣;另一次是在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前后的20余年里(20世纪20—40年代间),其标志是“边政学”的提出与展开。其中民国时期,学人对西南边疆问题的研究,在中国边疆问题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第二次边疆研究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正是针对民国学人研究西南边疆问题所作的考察与综论。专著从时代背景和学术基础分析切入,分别从主要问题、研究机构、学术刊物、代表人物等不同层面,以西南区域作为空间范畴,深入探讨了民国学人对西南边疆问题调查研究的历史状况,并就其主要成就、时代局限和影响,加以评价和阐发,填补了该时期边疆学术史研究的空白。
目录
总 序
绪 论
一 论题的提出及释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四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六 文献资料的基础及来源
第一章 学人研究西南边疆问题的背景及基础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 列强侵逼、外患内忧的叠加
二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三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四 中国学人学术自强与济世精神的高涨
第二节 学术基础
一 现代性西学东输及初步发展
二 中国政治中心与学术中心的西移
小 结
第二章 学人对康藏边疆问题研究
第一节康 藏战略国防问题及列强染指
康藏问题研究
一 学人对康藏国防战略问题的认识
二 列强侵藏与西藏问题研究
三 康藏纠纷与西康建省问题研究
第二节 康藏民族、宗教、教育、交通、经济开发问题研究
一 康藏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
二 康藏教育问题研究
三 康藏交通与经济开发问题研究
第三节 康、藏边疆的社会调查研究
一 学者型官员进入康、藏的社会考察
二 学者个人自觉行为的康、藏社会调查
三 学术团体有组织的社会调查
小 结
第三章 学人对滇桂边疆问题研究
第一节 列强侵略滇桂与滇桂国防问题研究
一 学人对滇桂国防战略问题的认识
二 帝国主义侵略滇、桂问题研究
三 滇缅界务问题研究
第二节 滇桂民族、宗教、教育、交通、经济开发问题研究
一 滇桂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
二 滇桂教育问题研究
三 滇桂交通与经济开发问题研究
第三节 滇桂边疆的社会调查研究
一 学人对云南边疆的社会调查
二 学人对广西边疆的社会调查
小 结
第四章 与西南边疆问题研究相关的几个断面之考察
第一节 康、藏、滇、桂边政研究异同的考察
一 “杜侵固边”――是康、藏、滇、桂边政研究的共同鹄的
二 “政教合一”是康、藏边政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 “改土归流”是云南边政问题研究的重要视点
四 “特种部族”的改造是广西边政研究的重点所在
第二节 西南边疆问题研究机构与学人团体之考察
一 藏学研究相关的几个学术机构与学人
二 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的学人与学术
三 促进西南边疆问题研究中的中国边疆学会与中国边政学会
第三节 西南边疆问题研究相关的学术刊物特点之考察
一 《东方杂志》与西南边疆问题研究
二 《边事研究》中的西南边疆问题
三 《西南边疆》与西南边疆问题研究
四 《边政公论》与西南边政研究
第四节 康、藏、滇、桂边疆著述的几位学人之考察
一 华企云――中国边疆问题研究的杰出代表
二 吴丰培――康、藏等边疆资料整理的集大成者
三 刘曼卿――沟通汉藏文化的“东方奇女子”
四 任乃强――康藏史地研究的优秀开拓者
五 方国瑜――著名西南边疆史地研究的奠基者
六 徐益棠――西南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的佼佼者
小 结
第五章 学人研究西南边疆问题的成就、局限及其影响
第一节 取得的成就
一 现代性藏学学科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 继承传统的“边疆史地研究”继续推进
三 民族学与人类学在西南边疆问题研究中的日趋深化
四 现代性边缘学科“边政学”呼之欲出
第二节 特点及其局限
一 学人研究西南边疆问题的特点
二 不足之处及其局限
第三节 产生的影响
一 学术意义上的影响
二 资鉴意义上的影响
小 结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