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过洛津

行过洛津

  • 字数: 244.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施叔青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400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施叔青(1945—),有名作家,出身鹿港望族,曾居住于台湾、香港,后定居美国。台湾文坛“施家三姐妹”鼎鼎有名,大姐施淑作文学评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写《杀夫》的李昂,竟然是施家小妹。施叔青作品很多,一生从未疏离于文学风格的探索与创作,从十六岁一直写到六十多岁。她八十年代在香港居住,时常往来大陆,曾访问大陆具代表性的十五名作家,后结集为《文坛回顾与前瞻》。



施叔青作品独树一格,亦与陈若曦、王祯和、七等生、银正雄、黄春明、杨青矗等人并列于该年代的重要台湾本土作家, 作者本人的经历与创作,详见附件“百度百科”(不知为什么打印出来字那么小),还有一篇王德威对施叔青写作“香港的故事”系列小说的评介,权作参考。



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被评价为其创作高峰,没想到定居曼哈顿的她,又开始创作“台湾三部曲”,为故乡台湾立传。“台湾三部曲”从清领时期一直写到“二二八”事件,被称为台湾的“大河小说”。南方朔认为施叔青“几乎是全台湾作家里惟一有条件和能力去碰触”台湾史的人,她就出身鹿港(过去称洛津)望族,又长期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迁移旅行,加上磅礴运思和精彩细描的功力,这些都成为她这次书写台湾史的保证。他甚至认为“香港三部曲”是“台湾三部曲”的热身之作。白先勇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施叔青“很厉害”,她写了两部大的作品:香港三部曲和台湾三部曲



《行过洛津》是“台湾三部曲”的靠前部, 被施叔青称为写了四五十年,是她“很费尽痛苦的一本书”。小说共分七卷,每卷四节,以30万字的篇幅,用“搭积木的方式”,齐头并进地讲述了发生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多个故事,其中,以泉州七子戏班旦角月小桂,后来成为鼓师的许情的生平遭际为故事主线,描写许情三次搭船到台湾洛津,见证了以海港起家的洛津50年兴衰,生动地揭示了台湾传统与现代、归属和转化等问题。



在小说中,施叔青爬树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细腻地画出了洛津的世情和风貌,如工笔细描。大段涉及人类学民俗学的讲述插在小说中,有评论认为这是其创作的缺陷,但这也确实是施叔青的写作风格,相对于情节来说,她更在乎场景的描摹与再现,力求从无数情景的碎片中勾连出洛津的繁华与消损,试图重新调整台湾的历史叙述。这对于我们了解台湾历史、鹿港迁移史以及探讨台湾的认同问题,有很好大的帮助。这也是编辑认为本书特别适合三联出版的原因,因为这部大作品的本意仍是通过小说写历史。
作者简介
    施叔青,台湾鹿港人,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硕士。十七岁时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写作之余从事京剧、歌仔戏研究,曾任教于政大及淡江。一九七七年赴香港任职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策划主任,曾任东华大学驻校作家。著有《愫细怨》、《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微醺彩妆》、《枯木开花》、《两个芙烈达?卡罗》、台湾三部曲(《行过洛津》、《风前尘埃》、《三世人》)等。作品有英、日、法文译本。
目录
序一:走出“迁移文学”的第一步 南方朔
序二:情欲优伶与历史幽灵 陈芳明
卷一 行过洛津
劝君切莫过台湾
转眼繁华等水泡
一开始,他看上的是玉芙蓉
妈祖宫前锣鼓闹
卷二 小步花砖面
洛津无城门可守
杨柳活着抽陀螺,杨柳青着放风筝
总铺师的那套家伙
卷三 改编《荔镜记》
浊水溪的神话
有人竖旗造反
洁本《荔镜记》
珍珠点脚一小块,嘴唇乌沉沉
卷四 招魂
那的唤做甚傀儡?
弦仔师蔡寻
十五抛球,十六踏火
施辉为自己招魂
卷五 声色一场
益春留伞
桐油笼装桐油
搁浅的戎克船
卷六 鸟踏
心肝跋碎魂飘渺
妙音阿嬉
有关万合行败落的传说
夜宴
卷七 此情谁得知
月斜三更相毛走
谁知一径深如许
追容
歌哭的老歌伎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