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8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

2018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晓峰 著 李晓峰 编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13270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8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由李晓峰主编。
批评的现场,是中国美术批评家的第十二届年会主题,也是2018年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的编辑立场,意在以既中性、客观又有明确能指、所指的维度,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在当下的整体状貌、视角与程度。
作者简介
李晓峰,1963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位。1985年执教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至今。现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当代艺术研究工作室主持等职,硕士生导师。
目录
前言 批评的现场与现场的批评(李晓峰)
上篇 理论的批评现场
彭德评当代艺术批评
游江审视与姿态——作为观察者的批评家
刘淳批评家与艺术家
张光华巴赛尔艺术展,批评的在场
马钦忠艺术批评的“锚地”和“发明意义”的修辞学批评困境
郑工问题与困惑:由个体化学术引发的思考
王瑞芸对于“困惑”的回应
陈剑澜中西体用与损益
夏可君何为策展人?当代中国艺术策展人将有何“修为”?
蓝庆伟当代艺术与美术馆
下篇 实践的批评现场
问题现场批评
王林孟璐究竟怎样来构建中国当代艺术?——读杨诘苍《这不是一个呻国城”展览——深读“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
刘骁纯“新写意主义”之思
邓平祥写意油画和人的主题表达
陈孝信水墨之变——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水墨问题概述
杨小彦抽象作为一个问题——从“回归本体:广东三十年抽象型艺术回溯”展说起
陈默本土艺术之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王春辰思想的形式——艺术在当代的趋向和表现
艾蕾尔混乱的生态——从青年艺术扶持计划的现状谈起
杜曦云装饰——“伪当代艺术”的实质
郑娜论当代艺术中的社会空间
文化现场批评
顾丞峰寻找“都市水墨”的精神指向
付晓东髡残、内经图与类比法——道家图像与技术哲学演讲稿之一
段君领袖魅力的当代解析
李公明时代症候中的芳华与反抗遗忘——电影《芳华》的关键词
李晓峰海上延伸无限的可能
吴亮不可透识的上海
杨卫一个隐蔽的艺术群落
刘礼宾似曾相识的别处
俞可转型中的社区艺术空间
形态现场批评
王端廷基因变异——走向观念主义的水墨艺术
李旭涂绘与书写:抽象艺术的中式表达
孙振华装置与时间
殷双喜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
王璜生真实、拷问与错位:中国当代摄影与“红色图像
葛秀支文化自省与身份认同:世界陶艺格局中的中国当代陶艺
皮道坚与张洪和秋麦的对话
王萌运行中的“非形象”——一种实验性理论的提出
颜勇览境·见异
新媒体与新智能现场批评
佟玉洁自拍:作为自我成像摄影叙事的两个维度
鲍栋相之纷影——影像、社会与艺术
何桂彦可为与不可为:“大数据”对美术研究领域的介入
邱敏微信化阅读方式影响下的艺术批评
郑荔泛媒时代下的新媒体艺术之变
盛葳从视觉机器到人工智能
艺术家个案批评现场
贾方舟天工开艺——沦王怀庆
冯博一有关“徐冰文字”的纪事
鲁虹让历史在现实中复活——解读岳敏君的《迷宫系列》
冀少峰李路明的意义——读李路明的书和画
红梅回归与超越——读苏新平新世纪以来的作品
陶咏白追寻无尽的生命之路——张春旸的风景交响诗
徐虹蓦然回首:情感时空的图像——刘曼文油画《红颜档案》系列
张渝无邪的虚伪——有关刘文西的叙事话语分析
高岭用艺术作品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王林旭艺术作品永久陈列联合国总部的启示
吴鸿灵魂剧场:张林海作品中的个人、社会、时代及历史性隐喻
“年度”现场批评
朱青生《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7卷导论
滕宇宁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命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7卷导论附论
唐尧2016—2017中国雕塑观察
“年会”现场批评(代后记)
吕澎艺术批评四十年
杨卫江湖夜雨十年灯——回顾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