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豫剧演唱艺术

中国豫剧演唱艺术

  • 字数: 5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郭克俭 著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283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唱”居戏曲“四功”之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戏剧艺术的性质。豫剧作为“地方戏”大剧种,其突出的舞台艺术特点便是特别注重“唱”,素有“一腔遮百丑”之审美准则。本书的研究从历史轨迹、方法技巧、语言吐字、谚语口诀、演唱理论系统等展开论述。 书稿包含历史、实践和理论三方面内容。第一章是关于豫剧演唱发展历史的描述,以演出场所更迭和社会、人文、公众背景变化为参项,将豫剧演唱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段,概略地梳理剧种的发展背景,详细地论述总结了演唱艺术的成就。第二至四章是关于演唱技法本体的研究,借用现代科学成果对七种用嗓方法类型进行了分析,对豫剧“窝班”教习机制和演唱训练规程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挖掘,尤其对“夹板音”给予新的关照;关于演唱方言土音辨正、语言创作特征的抽象总结则具有语言音乐学的意味,特别是对“润腔”进行了概念梳理、命义分析。第五、六章是关于演唱理论系统的提炼,笔者从演唱谚语口诀的搜集调查与整合分类入手,将其分为纪事、督学、授艺、赏评四种类型,分别进行理性认知、品格考察和内容释义,窥视其中所暗含的演唱理论系统的雏形,并最终完成豫剧演唱理论系统之初步构建。
作者简介
郭克俭,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浙江省一流学科音乐与舞蹈学负责人;曾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音乐奖等荣誉。学术成果曾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文艺评论最高奖“啄木鸟杯”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历史与成就
第一节 村野高台戏楼时期(康乾年间-1911年)
第二节 城市茶社戏园时期(1912-1948年)
第三节 都市剧场戏院时期(1949-1997年)
第四节 多元媒介传播时期(1998年至今)
第二章 演唱与技巧
第一节 用嗓方法
第二节 运气
第三节 发声
第四节 共鸣
第五节 音色
第三章 夹板音新论
第一节 夹板音初识
第二节 夹板音训练
第三节 夹本音改造
第四节 夹板音价值
第四章 唱词与语言
第一节 河南方言概要
第二节 语言音韵系谱
第三节 语言吐字艺术
第四节 语言艺术特征
第五章 润腔与运用
第一节 “润腔”概念由来
第二节 润腔研究历程
第三节 润腔技巧分析
第六章 谚语与口诀
第一节 演唱谚诀理性认知
第二节 演唱谚诀艺术品格
第三节 演唱谚诀双窗口阐释
第七章 演唱理论系统构建
第一节 豫剧演唱实践与理论系统之构成
第二节 从演唱谚诀看豫剧演唱理论系统
第三节 近现代艺术家对理论系统之贡献
第四节 新时期豫剧演唱理论系统之拓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豫剧演唱艺术四十年纪事
附录二 中国豫剧演唱艺术重要奖项辑录
附录三 豫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