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宋易学与变法思想研究

北宋易学与变法思想研究

  • 字数: 31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炳良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282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易》为群经之首,易学思想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周易》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价值理想、忧患意识和唯变所适、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是北宋的志士仁人力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在中国易学目前,宋代是易学研究很为隆盛的时代。易学思想和变法革新精神的相互发明和滋养,在北宋表现得尤为突出,是为本文论述的重要线索。
本书易学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以变法革新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从易学思想和变法思想两个方面展开双向、立体地考察,着重探讨易学思想与政治改革思想的互动关系,展现易学思想在北宋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对变法改革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体现易学思想在变法改革的思想交锋、攻守之际汲取养分而获得的新发展。
全书分七章。前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意义,研究进路及创新点;靠前章北宋变法改革思潮下的儒学复兴与易学发展,阐述本文主题的时代背景,是为总论部分;以下为四章分论:第二章庆历易学与庆历新政,分别论述庆历新政时期三位主要代表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和李觏的易学与变法思想;第三章集中阐述王安石的易学思想与熙宁变法;第四章论述司马光的易学思想和改革态度;第五章论述二程对熙宁变法的反思及其
作者简介
刘炳良,1972年生于山东胶州。先后求学并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经济学学士、法律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辗转从业于企业、机关、法院、高校,现在北京建筑大学法律系担任教学工作,副教授,兼职从业律师,长期从事法学理论、法律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和法律实践。近年来着力于易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法律文化的研究,尤于宋代易学和法律文化略有心得。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北宋变法改革思潮下的儒学复兴与易学发展
第一节  北宋社会发展与变法改革思潮
第二节  北宋儒学复兴运动
第三节  北宋易学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章  庆历易学与庆历新政
第一节  范仲淹的易学与变法改革思想
第二节  欧阳修的易学与变法思想
第三节  李觏的易学与变法改革思想
第三章  王安石易学思想与熙宁变法
第一节  王安石的易学与荆公新学
第二节  易学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改革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易学与变法思想的评价和反思
第四章  司马光易学与改革思想
第一节  司马光的易学思想
第二节  司马光的政治改革思想
第三节  司马光与王安石
第五章  二程易学与变法改革思想
第一节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明体达用的易学理路
第二节  大中之道与太和境界:二程的政治改革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