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国学三十讲

新国学三十讲

  • 字数: 1363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出版社
  • 作者: 卞孝萱 胡阿祥 刘进宝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6008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0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华为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学术辉煌,文献丰富,世所罕见。学术本无国界,为何出现“国学”一词呢?中华学术,自成体系,西洋学术东渐以后,为了有别于西学,中国人对本国的学术,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名称:中学——国学。
国学的“国”字,包含了爱国的情结。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商议,想在日本办《国学报》。光绪三十年(1904年),邓实发表《国学保存论》。次年,邓实、黄节等在上海设“国学保存会”,出版《国粹学报》,撰文者有章炳麟、陈去病等,章炳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陈去病是南社社员,他们提倡国学与进行反清革命活动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影响最大的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章炳麟在日本东京创立“国学讲习会”。《民报》第七号发表《国学讲习会序》,略云:“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学之不知,未有可与言爱国者也。”“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署名“国学讲习会发起人”,章士钊执笔)语重心长,表达了国学为立国之本、民族之魂的观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章炳麟是“有学问的革命家”(鲁迅语),在宣传民主思想、鼓吹反清革命的同时,演讲国学,可见其重大的进步意义。
国学的内涵是什么?有广、狭两义。狭义指儒学,广义指中国全部的学术文化,季羡林先生称之为“大国学”,本文采用之,并将大国学分为传统的、新兴的两类。
目录
国学之内涵、价值及当代意义(代序)
长城学
《春秋》学
词学
典藏学
杜诗学
敦煌学
赋学
汉文大藏经学
徽学
回鹘学
甲骨学
简牍学
考据学
历史年代学
龟兹学
《三礼》学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