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基础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军、杜继勇、李海东、冯韶华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221773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金融学基础》:高职高专金融投资专业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符合高职高专财经类、商贸类专业教学需要且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靠前金融;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行动导向和任务导向的课改方向,教材中开辟案例导入”、启发思考”、专栏”等窗口,对相关新思想、新观点、新材料相关知识予以适当介绍,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复习所学内容,每章前均有教学目标、关键词,章后有重点知识小结、思考与练习题、课后实训等内容,突出教材的实践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不仅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的金融类、经济管理类、经贸类等专业金融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财经专业低年级本科生教材或者作为金融、财政、证券等相关从业人员普及金融基础知识的自学和培训读物。
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形式  2
一、货币的起源  3
二、货币的本质  5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6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10
一、货币的职能  10
二、货币的作用  14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7
一、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7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20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  24
本章小结  29
习题  29

第二章 信用  31
第一节 信用概述  33
一、信用的概念  33
二、信用的存在形态  34
三、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  34
四、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5
五、信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36
第二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40
一、商业信用  40
二、银行信用  42
三、国家信用  43
四、消费信用  44
五、国际信用  48
第三节 信用工具  51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51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51
三、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  52
四、信用工具的种类  52
本章小结  60
习题  61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63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65
一、利息的产生和本质  65
二、利率及其决定因素  66
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计算分析  69
一、利息计算分析  69
二、利率计算分析  71
第三节 利率体系  74
一、中央银行利率  74
二、市场利率  75
第四节 利率的功能和作用  77
一、利率的功能  77
二、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78
三、限制利率作用的因素  79
本章小结  80
习题  80

第四章 金融市场  83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85
一、金融市场的形成  85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86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89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91
第二节 货币市场  92
一、货币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92
二、货币市场的主要类型  93
第三节 资本市场  99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  99
二、资本市场的内容  99
第四节 金融衍生市场  101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  101
二、常见的金融衍生工具  101
本章小结  105
习题  105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109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111
一、金融机构的分类  111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  113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113
一、中央银行  114
二、商业银行  117
三、政策性银行  119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119
五、金融监管机构  122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123
一、中国人民银行  124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124
三、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126
四、我国主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27
五、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  128
本章小结  131
习题  131

第六章 商业银行  133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134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35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137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39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40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41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41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46
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149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51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152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153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156
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含义  156
二、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前提条件  157
三、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157
四、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因素  160
第五节 电子银行  161
一、电子银行的定义  161
二、电子银行的分类  162
三、电子银行的特点及其优势  163
四、电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166
本章小结  172
习题  173

第七章 中央银行  177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78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79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发展  181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82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188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88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90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192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193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193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194
三、金融监管的原则  196
四、金融监管的方法  197
五、金融监管的内容  199
六、我国的金融监管  200
本章小结  205
习题  206

第八章 货币供求  209
第一节 货币需求  211
一、什么是货币需求  211
二、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212
三、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简介  213
第二节 货币供给  218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218
二、货币供给机制  219
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222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224
一、货币供求均衡概述  224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225
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227
本章小结  230
习题  231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35
第一节 通货膨胀  238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衡量指标  238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240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241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245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247
第二节 通货紧缩  250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衡量指标  250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  251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  251
四、通货紧缩的影响  252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  254
本章小结  255
习题  256

第十章 货币政策  259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261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61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266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270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70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276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279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应  282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282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282
三、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283
四、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283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283
一、传统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  283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  284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288
本章小结  291
习题  291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  295
第一节 国际收支  297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297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297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302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304
一、外汇概述  304
二、汇率  305
三、汇率制度  311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317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317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317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321
本章小结  325
习题  326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327
第一节 金融创新  328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328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  329
三、金融创新的内容  331
四、我国的金融创新  334
第二节 金融风险  338
一、金融风险概述  338
二、金融风险的成因  339
本章小结  351
习题  351
参考文献  35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