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飞虎闪电耳针疗法

飞虎闪电耳针疗法

多年临床经验集成,记录上百种病症的辨证论治,覆盖面广,选取临床针灸优势病种编撰,图文并茂
  • 字数: 2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 邱飞虎 著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59270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现在又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本书是本人与众多弟子历时2年呕心沥血把多年临床经验梳理编辑而成,每一针都是千锤百炼,疗效确切。本书记录了上百种病症的辨证论治,覆盖面广,主要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进行梳理,选取针灸优势病种编撰,图文并茂。实践证明,这些配穴方法如果能在某一证候中辨证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
目录
"目录 上篇 耳穴的定位、功能与主治 第一章 耳轮脚及耳轮部分 3 第一节 耳中 4 第二节 直肠 4 第三节 尿道 5 第四节 外生殖器 5 第五节 肛门 5 第六节 耳尖 6 第七节 肝阳 6 第八节 轮 1 -轮 6 6 第二章 耳舟部分 8 第一节 指 9 第二节 风溪 9 第三节 腕 9 第四节 肘 10 第五节 肩 10 第六节 锁骨 10 第三章 对耳轮上脚部分 11 第一节 趾 12 第二节 跟 12 第三节 踝 12 第四节 膝 13 第五节 髋 13 第四章 对耳轮下脚部分 14 第一节 臀 15 第二节 坐骨神经 15 第三节 交感 15 第五章 对耳轮体部分 17 第一节 颈椎 18 第二节 胸椎 18 第三节 腰骶椎 18 第四节 颈 19 第五节 胸 19 第六节 腹 19 第六章 三角窝部分 20 第一节 神门 21 第二节 盆腔 21 第三节 角窝中 22 第四节 内生殖器 22 第五节 角窝上 22 第七章 耳屏部分 24 第一节 外耳 25 第二节 外鼻 25 第三节 屏尖 25 第四节 上屏 26 第五节 下屏 26 第六节 肾上腺 26 第七节 咽喉 27 第八节 内鼻 27 第八章 对耳屏部分 28 第一节 对屏尖 29 第二节 缘中 29 第三节 脑干 30 第四节 枕 30 第五节 颞 31 第六节 额 31 第七节 皮质下 31 第九章 耳轮脚周围部分 33 第一节 口 34 第二节 食道 34 第三节 贲门 34 第四节 胃 35 第五节 十二指肠 35 第六节 小肠 35 第七节 阑尾 36 第八节 大肠 36 第十章 耳甲艇部分 37 第一节 肝 38 第二节 胰胆 38 第三节 肾 38 第四节 输尿管 39 第五节 膀胱 39 第六节 艇角 40 第七节 艇中 40 第十一章 耳甲腔部分 41 第一节 心 42 第二节 肺 42 第三节 气管 43 第四节 脾 43 第五节 内分泌 43 第六节 三焦 44 第十二章 耳垂部分 45 第一节 屏尖前 46 第二节 屏尖后 46 第三节 牙 46 第四节 舌 46 第五节 颌 47 第六节 垂前 47 第七节 眼 48 第八节 内耳 48 第九节 面颊 48 第十节 扁桃体 49 第十三章 耳廓背面部分 50 第一节 上耳根 51 第二节 耳迷根 51 第三节 下耳根 52 第四节 耳背沟 52 第五节 耳背心 52 第六节 耳背脾 53 第七节 耳背肝 53 第八节 耳背肺 53 第九节 耳背肾 53 下篇 耳穴的常见病治疗 第一章 高热、呼吸科疾病 57 第一节 高热 57 第二节 咯血 58 第三节 咳嗽 59 第四节 哮病 62 第五节 喘病 64 第六节 悬饮 66 第二章 消化科疾病 67 第一节 胃脘痛 67 第二节 呃逆 69 第三节 呕吐 70 第四节 腹痛 72 第五节 腹泻 74 第六节 胆囊病 75 第七节 便秘 76 第八节 水臌 77 第九节 吐血 79 第三章 神经科疾病 81 第一节 头痛 81 第二节 偏头痛 83 第三节 脑鸣 84 第四节 不寐 85 第五节 中风 87 第六节 眩晕 89 第七节 头风 91 第八节 郁病 92 第九节 癫病 94 第十节 狂病 95 第十一节 痫病 96 第十二节 胁痛 98 第十三节 面痛 99 第十四节 面瘫 100 第十五节 面肌痉挛 101 第十六节 痉证 102 第十七节 五心烦热 103 第十八节 自汗 104 第十九节 盗汗 106 第二十节 嗜睡 107 第四章 循环内科疾病 109 第一节 胸痹心痛 109 第二节 心悸 111 第五章 泌尿生殖科疾病 113 第一节 热淋 113 第二节 石淋 114 第三节 癃闭 115 第四节 遗精 116 第五节 阳痿 118 第六节 水肿 119 第六章 骨伤科疾病 121 第一节 颈椎病 121 第二节 落枕 122 第三节 肩痛 122 第四节 肩臂不举 123 第五节 肩背痛 125 第六节 手臂痛 126 第七节 手指挛急 127 第八节 腰痛 128 第九节 腰膝酸软 130 第十节 腰骶椎痛 131 第十一节 脊痹 132 第十二节 膝髌肿痛 133 第十三节 转筋 134 第十四节 足痛 135 第十五节 足跟痛 136 第七章 妇产科疾病 138 第一节 痛经 138 第二节 经行头痛 139 第三节 闭经 141 第四节 月经量少 142 第五节 崩漏 144 第六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145 第七节 经断前后诸症 146 第八节 带下病 147 第九节 癥瘕 149 第十节 妊娠恶阻 150 第十一节 产后身痛 151 第八章 五官科疾病 153 第一节 耳聋、耳鸣 153 第二节 鼻渊 155 第三节 咽喉痛 155 第四节 牙痛 157 第五节 牙龈肿痛 159 第六节 口臭 159 第七节 咽中异物感 160 第八节 鼾眠 161 第九节 目痒 163 第十节 白内障 164 第十一节 云雾移睛 165 第十二节 老视 166 第十三节 远视 166 第十四节 目干涩 168 第十五节 眼生痰核 168 第九章 皮肤科疾病 170 第一节 酒糟鼻 170 第二节 痤疮 171 第三节 毛发脱落 173 第四节 体臭 174 第五节 带状疱疹 175 第六节 湿疮 176 第七节 雀斑 177 第八节 黑变病 178 第九节 寻常鱼鳞病 179 第十节 痱子 180 第十一节 冻疮 181 第十二节 银屑病 182 第十三节 手、足癣 183 第十四节 黄褐斑 184 第十五节 皮肤疣赘 185 第十六节 杨梅疮 186 第十七节 阴痒 187 第十章 其他 189 第一节 风湿痹 189 第二节 消渴病 190 第三节 乳腺增生 192 第四节 乳房肿块 193 跋 19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