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字数: 4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费振刚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9-12-25
  • 商品条码: 978730114777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课程编写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作为一门提高课,是在学生已学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及若干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不着重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分析,而是以文学古籍的旧注作为学习的内容。所谓文学古籍的旧注,指的是民国以前的古代、近代学者为有关文学古籍所作的传疏、笺注和评点,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文本阐释的特有方式,也是我国文学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它们的具体评述论析,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学者是如何阅读、阐释作品的,并进而把握他们研究作家、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和价值体系,这既有利于扩大学生古代文学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也为有志于专攻古代文学的学生指出了读书、研究的必要门径。
目录
绪论 略论文学要籍注释的特色及其学术意义 节 古籍注释的演进 第二节 古籍注释的体式 第三节 古籍旧注的学术价值 章 朱熹《诗集传》 节 《诗经》概说 第二节 从汉代今古文《诗》学到《诗集传》 第三节 《诗集传》的特点 [相关链接]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 《毛诗正义》 第二章 《楚辞补注》与《楚辞集注》 节 屈原与《楚辞》 第二节 王逸《楚辞章句》 第三节 洪兴祖《楚辞补注》 第四节 朱熹《楚辞集注》 [相关链接]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第三章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节 《春秋》与《左传》 第二节 《左传》的早期流传与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第三节 《春秋左传集解》的特色 [相关链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第四章 高诱注《战国策》 节 《战国策》的性质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高诱注本及古代其他主要注本简介 第三节 高诱注的价值 第四节 高诱注的缺失及姚宏续注和黄丕烈《札记》 [相关链接] 金正炜《战国策补释》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 第五章 朱熹《论语集注》 节 《论语》及其流传 第二节 朱熹及其《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节 《论语集注》的特点 [相关链接] 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六章 王弼《老子注》 节 老子其人其书 第二节王弼《老子注》 [相关链接]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第七章 孙诒让《墨子间诂》 节 墨子及《墨子》 第二节 毕沅《墨子注》 第三节 孙诒让《墨子间诂》的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吴毓江《墨子校注》 第八章 朱熹《孟子集注》 节 孟子及《孟子》 第二节 《孟子集注》的特点 [相关链接] 杨伯峻《孟子译注》 第九章 郭庆藩《庄子集释》 节 庄子的思想和文章 第二节 《庄子》的流传以及《庄子》古代的注本 第三节 《集释》所录郭注成疏的成就和偏失 第四节 《集释》对郭注成疏等前人著作的驳正 [相关链接]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第十章 王先谦《荀子集解》 节 荀子及《荀子》 第二节 杨惊《荀子注》 第三节 王先谦《荀子集解》的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梁启雄《荀子简释》 第十一章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节 韩非的思想和文章 第二节 《韩非子集解》的价值和特色 第三节 《韩非子集解》值得商榷之处 [相关链接]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 第十二章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节 司马迁《史记》及其特质 第二节 《史记》次大规模整理:三家注 第三节 《史记》第二次大规模整理:泷川资言的《考证》及其基本价值和特点 第四节 泷川资言《考证》的批评精神 第五节 泷川资言《考证》的缺陷 [相关链接] 凌稚隆《史记评林》 王伯祥《史记选》 第十三章 王先谦《汉书补注》 节 《汉书》与颜师古注 第二节 王先谦及其《汉书补注》 第三节 《汉书补注》的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凌稚隆《汉书评林》 第十四章 郭茂倩《乐府诗集》 节 先秦至唐代乐府诗简介 第二节 《乐府诗集》在收录作品方面的价值 第三节 《乐府诗集》在乐府诗歌研究方面的价值 第四节 《乐府诗集》的缺失及版本整理情况 [相关链接]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 第十五章 《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 节 《文选》及其编纂者 第二节 《文选》的价值 第三节 《文选》李善注 第四节 五臣注《文选》 第十六章 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 节 徐陵与《玉台新咏》 第二节 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 第十七章 丁晏《曹集诠评》 节 曹植及其作品 第二节 曹集版本 第三节 《曹集诠评》中的诠释、正误、补脱和集佚 第四节 《曹集诠评》中的评论 第五节 《曹集诠评》中的缺失 [相关链接]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 第十八章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节 陶渊明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节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相关链接] 逯钦立《陶渊明集》 第十九章 倪瑶《庾子山集注》 节 庾信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从宇文迪到倪瑶 第三节 《庾子山集注》的成就 第二十章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节 王维及其诗 第二节 王集诸本与赵氏《笺注》的出现 第三节 《笺注》考异文、解名物典实以及纠谬说的成绩 第四节 《笺注》解读诗歌的理念和特色 第五节 《笺注》的主要问题 [相关链接]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第二十一章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节 李白其人其诗 第二节 历代李白集及其注本与王注《全集》的出现 第三节 王注《全集》在载录异文、集佚、训诂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第四节 王注《全集》中的评议 第五节 王注《全集》的总体评价 [相关链接]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第二十二章 仇兆鳌《杜诗详注》 节 杜诗与杜诗学 第二节 仇兆鳌及其《杜诗详注》 第三节 《杜诗详注》的特点 [相关链接]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 第二十三章 蒋之翘辑注《唐柳河东集》 节 柳宗元及其文与诗 第二节 柳集诸本 第三节蒋氏辑注《柳河东集》的特色和价值 第二十四章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节 李贺与《李长吉歌诗》 第二节 《李长吉歌诗》的版本和评注情况 第三节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的成就 [相关链接] 叶葱奇注《李贺诗集》 第二十五章 冯浩《玉豁生诗集笺注》 节 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节 李商隐诗歌的笺注情况 第三节 冯浩《玉豁生诗集笺注》的特色 [相关链接]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 第二十六章 《唐诗三百首》和陈婉俊的《补注》 节 孙洙与《唐诗三百首》 第二节 陈婉俊《唐诗三百首补注》 [相关链接] 喻守真和金性尧的注本 第二十七章 李壁《王荆公诗注》 节 王安石及其诗文 第二节 李壁《诗注》的版刻系统 第三节 李壁《诗注》的价值和特点 第四节 李壁《诗注》的问题 第二十八章 王文诰注《苏轼诗集》 节 苏轼及其诗词创作 第二节 苏轼诗词的注解本 第三节 王文诰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相关链接]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 第二十九章 任渊《山谷诗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 节 黄庭坚及其诗 第二节 黄诗三种集注及其撰著者 第三节 黄诗三种集注的价值和特点 第四节 黄诗三种集注的缺失 第三十章 《宋词三百首》 节 宋词概说 第二节 朱祖谋和《宋词三百首》 第三节 唐圭璋与《宋词三百首笺注》 [相关链接] 唐圭璋《全宋词》 第三十一章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 节 金圣叹及其《必读书》简介 第二节 《必读书》选文的特点 第三节 《必读书》评文的特点 第四节 《必读书》推重的文章写作艺术 [相关链接]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第三十二章 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节 施耐庵及其《水浒传》 第二节 金圣叹对《水浒传》思想倾向的剖析 第三节 金圣叹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 第三十三章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节 《石头记》概说 第二节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的特色和价值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