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常生活价值重建

日常生活价值重建

  • 字数: 2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荒林 著
  • 出版日期: 2013-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285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价值重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史的专著。书中对王安忆、池莉、铁凝等所有当代一线女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最为权威的分析。该书提出了中国当代女性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日常生活的价值,对男性中心的英雄主义文化和价值观进行了颠覆。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研究了建国之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流变和发展。作者突出的是女性的视角下,自身文学历史,而不是以往的仅仅把女性主义文学作为所谓统一的宏大"文学史"中的一个部分,甚至是次要的部分。
该书主要分解放至文革,文革期间,改革开放之后,新世纪及网络时代 等四个大致的时间段。该书作者在戴锦华、徐坤、乔以刚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
对前几位学者提出来的"女性经验和女性话语"进行了深入的界定、分析,得出了当代中国女性生存与经验,实际上就是重新回到日常生活,并且把推崇日常生活的价值作为对抗性别、政治和权力压力的武器。
该书的理论探讨结合了当代几乎所有重要女作家的作品,所以生动易懂。
作者简介
荒林,原名刘群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澳门大学在读博士。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邀艺术批评家。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理事。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集《与第三者交谈——荒林诗选》,散文集《用空气书写》《天生女性主义》《澳门之美》等,学术论文集《新潮女性文学导引》《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与王光明合著)《撩开你的面纱——女性主义与哲学对话》(与翟振明合著)《花朵的勇气——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女性主义批评》《艺术之魅——荒林艺术评论集》《日常生活价值重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等,主编《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中国女性主义学术论丛》《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新生代女性主义学术论丛》等。 承担并完成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福特基金项目等。获优秀教学成果奖,首届、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八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等。获国家社科基金结项优秀。曾应邀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
目录
导论:日常生活价值重构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1
第一节日常生活危机与日常生活重建2
第二节日常生活重建思考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6
第三节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定义9
第四节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日常生活价值重构的话语实践与诗学贡献13
第一章:话语理论与性别虚构19
第一节  福柯的话语理论19
第二节  话语理论对资本主义父权文明体制的反思与批判23
第三节话语理论对女性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和赋权的意义26
第四节话语理论与性别虚构: 女性书写的现实激情27
第二章: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验批评方法35
第一节  女性主义经验批评方法的界定与发展35
第二节  女性主义经验批评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困境38
第三节  日常生活书写: 女性主义经验批评的中国经验重估43
第四节  日常生活价值重构: 女性主义经验批评的中国诗学定位47
第三章:与中国经验相逢 ——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语境53
第一节西蒙?波伏娃 ——开启中国女性主义的主体成长53
第二节汉娜?阿伦特 ——言说:中国女性主义渴望的政治关怀56
第三节苏珊?桑塔格 ——从政治关怀到消费文化批评:日常生活价值之思58
第四章: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百年中国的话语传播和影响(上): 1995年以前62
引子:早期女权运动在中国62
第一阶段:1980年代初65
第二阶段:1988-1989年68
第三阶段:1990-1995年71
第五章: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百年中国的话语传播和影响(下): 1995年以后75
第四阶段:1995年以后75
(1)译介作品75
(2)学术界的积极应对78
(3)社会性别理论的引入79
(4)本土学者的努力80
结语83
附录:部分80年代后中国女性主义文献资料整理84
第六章:世界女性主义思潮中日常生活话语的演变92
第一节  三次女性主义思潮对日常生活的态度92
(1)第一次女性主义思潮:杀死守护神92
(2)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思考家庭新阵地93
(3)第三次女性主义思潮:拥抱日常94
第二节  女性主义经验批评对日常生活经验探索94
(1)打破男性经验的神话95
(2)开掘女性经验96
第三节女作家的日常生活书写97
(1)萧红——敏锐的女性生命体悟98
(2)张爱玲——“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99
(3)王安忆——日常还原历史的真面目101
(4)池莉——日常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地101
结语102
第七章: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和演变103
第一节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之形成及成因103
第二节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之发展109
第三节第三阶段的中国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描述114
第八章: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日常生活话语系列创造117
第一节残雪: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意义117
第二节陈染:私人生活的尊严125
第三节林白:女性欲望的叙事130
第四节池莉、方方:还原日常生活价值本色137
第九章: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当代日常生活巨变的话语表达140
第一节张洁《无字》:大音无声,寻找两性身份140
第二节王安忆《长恨歌》:城市故事,承担孤独与个体成长145
第三节林白《妇女闲聊录》:以温和的方式见证历史流动148
第十章: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历史、自然和生命爱的话语建构152
第一节  徐小斌:对历史的性别虚构152
第二节  迟子建:万物共存的东北风物史156
第三节虹影:生命的秘密和爱的力量162
第十一章:“月落玉长河” ——《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交融日常生活话语分析166
第一节“我可扔了!”: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物对人的异化167
第二节  卑微的“信仰”:激活日常生活的意义171
第三节从北京到麦加:散居与想象的家园173
第十二章:铁凝的女性现代性话语 ——对日常生活社会化的反思176
第一节文学现代性与女性现代性经验176
第二节原始母性的现代意义——《麦秸垛》179
第三节被社会化的女性日常生活——《玫瑰门》181
第四节赎罪、忏悔的现代精神——《大浴女》184
第五节女性写作的民族意识——《笨花》187
结束或者新的开始:网络时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190
第一节女性文化精英转战网络191
第二节“空白之页”的多重女主角——网络催生民间女性话语力量194
第三节在网络中走出衣柜——女同性恋网络文学的崛起201
结语202
附论:重构男权主体政治的神话 ——论《狼图腾》的表意系统及其男权意识形态功能206
第一节政治主题和男权主体的政治207
第二节野性男性形象对于男权主体重构的意义211
第三节雄性气质与暴力审美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