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里戏外

戏里戏外

  • 字数: 31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许昳婷 著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537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为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厦门市金凯龙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16年11月靠前版,2016年11月靠前次印刷。《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的论述围绕着三组问题展开,循着批评观念史的历时线索推进。近30万字的稿件,映婷几乎一气呵成,毕竟那些史料,她已如数家珍,那些理论也烂熟于心了。
作者简介
许昳婷,北京人,2006―2010年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本科就读,2010年―2015年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博连读,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博士后。
目录
绪言/1
一、古今中西优劣之争:起点与路径/3
二、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迷思:策略与方法/7
三、现实主义的利用与误用:亮相与走向/10
第一章中西古今之争:“舶来品”的优势与困境/15
第一节概述/15
第二节“西法”+“演说”:古今中西之争的起点/21
第三节行走在大小舞台之间:南开新剧团的理论批评/35
第四节对比之中的“标准答案”:“社会进化”与“易卜生主义”/51
第五节“国剧”:融通中西古今的国民戏剧理想/61
第二章呼唤“平民的戏剧”:中国现代话剧的“大众化”与“工具化”走向/79
第一节概述/79
第二节现代话剧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以“爱美的戏剧”为起点/84
第三节“时代的要求”:民众戏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践/101
第四节“促进光明的社会”:学校戏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践/116
第五节剧运之“异彩”:农民戏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践/128
第六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战时戏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践/140
第三章建设“中国人的戏剧”:中国现代话剧的“民族化”与“国家化”进路/153
第一节概述/153
第二节“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立戏剧的“民族形式”/161
第三节塑造民族国家形象:历史剧创作观念大讨论/171
第四节“政治正确”与“阶级斗争”:20世纪40年代话剧批评观念的走向/181
第四章从“兼容并包”到“一枝独秀”:中国现代话剧理论批评体系定于一尊/193
第一节概述/193
第二节“话剧的将来”:西方戏剧理论和剧场观念的译介与研究/200
第三节“摹仿人生”:中国现代话剧理论的成熟/218
第四节“情绪说”:中国现代话剧批评的成熟/240
第五节“正确性”与“真实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批评原则的确立/251
参考文献/269
后记/27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