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价值链重构

价值链重构

流量红利时代已经结束,如何获得新竞争优势,突破企业增长的困境?
  • 字数: 12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周永亮 著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46214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些人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式创新或者破坏性创新已成为主流,传统的价值链理论已经过时。但当我们近距离观察或者亲身体验的时候,任何颠覆性创新的背后都是价值链的重构,首先是行业价值链的重构,进而引发企业内部组织价值链的重构,如果企业不能适应行业价值链的重构,结局可想而知。周永亮著的《价值链重构:突破企业成长的关口》通过梳理互联网时代价值链的结构体系,从互生、开放、自发、自我修复等特征人手,为企业详细解析生态型价值链模型,带领企业突破自我限制,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占靠前机。
作者简介
周永亮,知名战略管理专家和创新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坚持创新学院院长、国富咨询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乐创资本创始合伙人,兼任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MBA管理咨询协会不错顾问。
已著有《江山永续》《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工作就是责任》《理念方太》《价值链重构》等30余部著作。
目录
导语颠覆式创新不一定,但重构是必然的
第1章创新的本质:商业模式只是套路,价值链重构才是核心
商业模式的背后,是价值链
商业模式的本质在于创造和优化价值链
在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赚钱
价值链重构:商业模式的创新源泉
第2章价值链是企业成长的基因
“微笑曲线”的说法失效了吗?
转型的本质,就是价值链的重构
重构价值链,必须回答的4+4个问题
第3章价值链重构的依据与创新
一切经营的核心都是价值
智能制造领域的真伪价值链
重构是为了创造更重要的价值
价值链重构的依据1:用户利益,用户力
价值链重构的依据2:聚焦核心,资源力
价值链重构的依据3:利润构成,利润池
第4章重构价值链的路线图
路线图1:掌控价值链高端
路线图2:价值链要素优化
路线图3:寻找价值链新要素
路线图4:弥补既有价值链缺陷
路线图5:用新方式重组价值链
第5章价值链重构的三大策略
重构策略之一:归核
重构策略之二:裂变
重构策略之三:融合
第6章重构价值链的关键词:入口、开放、连接和生态
入口:得入口者得天下
开放:好社群都是开放的
连接:连接一切可以连接的人和事
生态:只有生态的,才是可持续的
第7章微创新:价值链重构的基本方法
少即是多:减法重构
多一分值:加法重构
分而治之:除法重构
生生不息:乘法重构
群策群力:众包重构
推倒重来:逆反重构
后记生态型价值链的时代到来了
摘要
015年一个凉爽的午后,三里屯一家咖啡馆。
    我约了两位朋友,一位是互联网行业的大咖,另一位是传统企业老板刘先生。刘先生是从事医院投资管理的,针对当前医疗资源和医疗需求之间的极度不对称,他提出了一个通过互联网路径重组整个医疗链条的构想。这一构想吸引了我和那位互联网大咖的注意,我们都意识到,如果刘先生的设想变成现实,当前的医疗产业链势必被重构。
    其实,这只是目前“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随处可见的场景。无论是在大学的课堂上,还是在各类众创空间的创客沙龙里,又或是各类大型互联网会议讨论中,颠覆式创新、破坏式创新已经成为热度很高的词,甚至到了“如果你不承认这个词就不是真正了解互联网”的地步。当然,我接触的人群中,也有不少来自传统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一个补充,甚至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
    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观察,无论是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或者是提出工业4.0的德国,又或者是中国真正的破坏式和颠覆式创新(阿里巴巴、腾讯)只是一种趋势,更明显的潮流则是重构(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B2B、天猫B2C、淘宝C2C),即传统商业要素的重新构建,更像是传统要素的互联网化,传统的商业要素并没有消失和颠覆。我们熟知的支付宝倒是对传统支付进行了颠覆,这是一种从0到1的突破,传统的支付要素在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支付场景和支付要素。
    因此,颠覆式创新和破坏式创新不一定,但重构是必然的!
    所谓重构,就是产业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的重构!请注意,这不是对传统价值链的颠覆,只是重构!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颠覆式创新概念的流行,传统产业价值链似乎被抛弃。其实,如果你真的是在制造业领域,如智能制造业的魁首GE、西门子,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公司也依然牢牢地控制了传统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技术,而真正的制造环节交给全世界最适合制造的地方。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制造环节也变得高端和智能化了,但是,这个智能制造环节依然决定着制造价值链的“贫富分化”,智能制造的低端材料和其中辅助部分的零部件仍然是价值链的底层,而靠技术形成的总装、高端智能技术,依然是今天高端制造领域的霸主。只是由于工业互联网的介入、物联网技术的发达,这个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划分得更加精细,并重组了其中的价值链环节,如生产、物流、销售等。
    显然,这不是颠覆,而是重构!
    曾经有一位电缆制造领域的朋友问我:
    “我们从事的是非常传统的生产制造领域,电缆这个行业的用户也是非常集中的,都是工业用户,我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加强我们与用户的联系,这应该是‘+互联网’,而不应该是‘互联网+’。”
    其实,无论是电缆行业还是其下端的工业企业,“互联网+”首先体现为一种思维,就是用互联网思维看待自己所处的行业和企业。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看待电缆行业的企业,其实有很多工作可做。据我所知,大批的电缆制造企业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靠有限的用户和微薄的利润在那里挣扎。如果真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这些企业领导人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谁是你的用户?第二个问题就是,你究竟如何解决用户最关心的痛点?是按照大家都用的方式去解决,还是有着自己独到的方式。我记得在2006年我们为电缆领域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做战略咨询的时候,就是用这样的问题“征服”了公司高层,从一个总是强调中国最大最好的电缆厂家变为强调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企业,这家企业提前了3年完成了百亿元的目标。
    其实,很多传统企业认为“互联网+”不太适用,原因不在于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而是内在的动力不足,或者是内部管理的问题所致,也就是企业家本人的认知障碍。
    我不相信传统行业中所有的价值链都会被颠覆,但我相信,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果不重构你所处的产业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就真的可能没有出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