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日长于百年

一日长于百年

《白轮船》作者艾特玛托夫首部长篇小说,科幻史诗杰作;反乌托邦小说先驱,传说与幻想纵横交错,关注族群的过去、现实和未来;普京、帕慕克、路遥、张承志、秦文君、迟子建倾情推崇的经典作家
  • 字数: 21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吉尔吉斯斯坦)艾特玛托夫 著;张会森,宗玉才,王育伦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654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日长于百年(精)》是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是出现在前苏联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型小说——“小型化史诗”的优秀作。小说的情节同时在现实、传说和科幻三个层面展开。小说虽然只描写了一昼夜发生的事,即从叶吉盖得知老友卡赞加普去世的消息,到为他安葬为止,就在这一天送葬过程中,叶吉盖骑在驼背上,面对茫茫大草原,心怀深沉的悲痛驰骋在回忆与对人性的思考中。
作者简介
艾特玛托夫,1928-2008,吉尔吉斯斯坦作家。多次获前苏联国家文学奖、列宁奖,所有作品都拍成影视剧并获国家奖,并改编成歌剧芭蕾舞剧。《白轮船》电影获国家奖,受路遥、余杰、张承志、冯德英推崇并受其创作影响。
1928年12月12日生于吉尔吉斯塔拉斯山区舍克尔村。1937年苏联“肃反”时,任州委书记的父亲冤遭镇压。未成年便在村里当苏维埃秘书、区收税员、拖拉机站计工员。1953年吉尔吉斯农学院毕业后,在吉尔吉斯畜牧研究所工作3年。1952年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6年被选送到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文学院进修1958年发表的《查密莉雅》描写一位农妇不顾旧观念和旧习俗,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精神生活,手法新颖,受到一致好评,它与后来的《我们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4部中篇小说结集1961~1963)一起获1963年列宁奖金。1966年发表中篇小说《别了,古利萨雷!》描绘出吉尔吉斯民族现代生活的图景,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获1968年度苏联国家文艺奖。70年代以来的作品有中篇小说《白轮船》、《早来的鹤》、《花狗崖》和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获1983年苏联国家奖金)、《断头台》等。他的创作富于吉尔吉斯民族特色,内容丰富深刻,文笔优美,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在国内外拥有广泛读者。1976~1991年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摘要
出版说明《一日长于百年》是艾特玛托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曾说:“我想当代文学,首先就是当代思维。”而这,“首先必须表现在艺术思维的规模和方式上。”本书以荒原上某个偏僻小站的铁路工人的一次送葬经历为故事主线,把宏大的时空浓缩入一日一夜,于狭窄中激化、尖锐的矛盾冲突在各个层面上考验着人性,同时激发出人心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真、善、美。现实、传说与科幻交错纷呈,漫话千年、广囿万里,尽显作者的缜密构思和高超技巧,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对自身的命运及其与传统、现实、未来的各种关系产生认真的思考。本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三位译者张会森、宗玉才、王育伦先生均是卓越的俄语专家,译笔隽永、法度精严。今天,在王育伦先生、宗玉才先生家属及张会森先生家属的共同支持下,我们能重新将这部著译俱佳的经典从历史的长河中钩抉出来、献给读者,为此我们深以为幸!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