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 字数: 3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寄谦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663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论文涉及19世纪末期德国势力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历史文化发生的重大影响。诸如德国租借胶洲湾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在华德国基督教会在中国的活动,中国民主革命家在德国的活动,德国与中国国民党,德国与中国的铁路,尼采哲学、德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霍芬在中国的地质地理旅行考察等。在中德关系史研究领域,还没有一本像本书这样,集中这么多品质学者,从近代以来中德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梳理中德关系的。此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张寄谦,女,贵州安顺人,1927年出生。1945--194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学系(在昆明西南联大入学),1950年回清华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晚清政治史、港澳台史。主要论著: 《中国通史讲稿·近代部分》 (1984年)、 《素馨集——纪念邵循正先生学术论文集》 (1993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主要执笔人和定稿人之一,1996年)、 《中国教育目前的一次创举——西南联合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纪实》 (1999年)。
目录

前言
19世纪末德国租借胶澳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
义和团时期的中德关系
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对华派遣远征军的原因
中国民主主义者和革命家在柏林(1900--1924)
中国民主主义者和革命家在柏林(1925—1933)
从德国外交官的眼中看1927年的德国与中国
德国与国民党中国(1927—1941)
德国获取山东矿权和山东人民的收回矿权运动(1898—1914)
中德关系中的铁路问题(1870—1938)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德经济技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德国文学在中国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如何看待德国人在中国的作用(1890--194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华新教的若干看法
霍芬在中国的地质地理旅行考察
尼采哲学对中国的影响
附录:
一、晚清效法德国进行军事变革的史料
二、有关教案的史料
三、19世纪中德之间的主要约章(1861—190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