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

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

  • 字数: 2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展江,吴薇 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3-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21501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网络、移动通信等为载体的新媒体在近年来迅猛发展,其传播影响力正在逐渐赶超传统媒体,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同时,由于传播载体、传播形式的变化,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也呈现出许多新的法律风险与法律问题,对于建立在传统媒体上的各项司法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诸如版权保护、隐私保护、消费侵权、言论权利、自媒体管理等等问题都出现以往媒体史上未经出现的法律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探讨与解决,需要媒体界与法律界的跨界对话。本书由北外新闻传播系的著名教授展江牵头主编,融合传媒界与法律界的作者,共同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的法律问题,对何为新媒体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阐述,又围绕着新媒体语境下出现的各类典型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与分析,对于媒体从业人员和司法实务工作者都有良好的阅读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何为新媒体
第一章新媒体概念及演变
一、 什么是新媒体?
二、 新媒体的特征
三、 新媒体的演变
四、新媒体对中国转型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新媒体产业与运营模式
一、 中国新媒体产业状况
二、 商业运营模式
第三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第二部分新媒体语境下技术与规则的博弈:
技为人用,用必有度第一章技术对规则的突破
一、 信息发布主体门槛的降低——发言人更多了
二、 内容事前审核制度的失效——“把关人”消失了
三、 传播方式创新带来的新情况——问题更复杂了
四、 信息获取能力的“畸形”拓展——知道的太多了
第二章规则对技术的制约
一、 新媒体领域的立法现状综述
二、 当前我国新媒体领域立法的调整趋势
第三章建议——自律与他律的定位
一、 法律与自律的定位
二、 法律对自律的避让开放与博弈
第三部分新媒体语境下的权利保护
第一章新媒体时代重树宪法权威
一、 两起因公民言论引发的案例
二、 宪法为公民“四权”护航
三、 非法经营:另一种因言论导致的惩罚
四、 两种类型的“非法经营罪”
五、 新媒体:行善抑或作恶?
六、 经由训政走向宪政
第二章谁为侵害消费者网上权益买单?
一、 网上团购也疯狂
二、 网站承担侵权责任吗?
三、 网络时代,上帝已死?
四、 依法利用新媒体维权
五、 新媒体时代呼唤新消法
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版权之争:谁动了谁的奶酪?
一、 《新京报》诉两家网站侵权案
二、 网络转载的立法进程
三、 司法审判遭遇难题
四、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
五、 网络著作权立法的艰难
六、 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
第四章网眼恐惧下的现代人隐居渴望
一、 林林总总的隐私权案例
二、 隐私:一种积极的社会价值
三、 对报界的义愤创造了隐私权法
四、 欧美隐私权法的发展
五、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及其缺陷
六、 网络隐私权的复杂性
七、 中美隐私法的差异
八、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
九、 新老媒体与侵犯隐私权
十、 侵犯隐私案多发与司法案例阙如开放与博弈
第五章新媒体言论的界限
一、 新媒体名誉侵权第一案
二、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三、 博客侵权第一案
四、 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可以删帖?
五、 贬义评价和侮辱,界限究竟在哪里?
六、 身份识别的新问题
七、 微博侵权第一案
八、 新媒体立法应当为各种权利提供平衡保护
第六章自媒体语境下的“公众人物”
一、 “舶来品”的境遇
二、 “公众人物”万花筒
三、 “自愿型公众人物”之真伪
四、 “公众人物”的言论自由是否也应克减?
五、 “公众人物”进入立法的必要性
第七章言论入罪的是是非非
一、 因言论表达引发的几起案件
二、 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
三、 对违法言论加以惩治的法理分析
四、 “因言获罪”的沉寂和因新媒体卷土重来
五、 解决“因言获罪”的四步走路线图
第八章“实名”背后的逻辑
一、 进行中的“立法”尝试
二、 立法动议的缘起
三、 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全面分析
四、 实名制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开放与博弈
名词解释及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