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与社会

环境与社会

  • 字数: 2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玉林 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232410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环境与社会》主要由四个关联部分组成。第1-2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工业化以来环境问题“危机化”的动力和过程;第3-4章梳理了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以及衡量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的标尺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发现;第5-6章考察了当代中国环境治理方式的演变及其绩效;随后的四章则分别解剖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与环境问题的互动关系、“环境权”确立的作用和意义,等等。本书由张玉林主编。
内容简介
《环境与社会》由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编著,执笔者分属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环境学、法学、文学和传播学领域,他们以各自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系统阐述了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现实困境和可能的应对手段。
基于对成熟理论的精到概括和对“中国经验”的细致分析,《环境与社会》实为国内多学科学子学者的必读书目。它有助于打消学科分割导致的狭隘和自大,也有助于破除对技术、市场和政府的迷信。面对“高能量社会”引起的雾霾和“成功人士”的纷纷离去,捧上这本书,将会更深刻地理解“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领悟到环境危机与社会危机之间的零距离。本书由张玉林主编。
作者简介
张玉林,1965年生于江苏徐州。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1992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主攻农业哲学一农村社会学,2000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两年后转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迄今先后受聘为日本爱知大学、中京大学、京都大学客座教授。著有《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一书(日文,农林统计协会2001年版,2003年获日本地域农林经济学会奖)及论文多篇,另有译著若干。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农村问题和环境问题。
目录
第一章 文明演进与环境变迁
人类生存环境的主要特征
中国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轨迹
改造自然的教训――淮北的衰落

第二章 现代化与全球环境危机
工业革命:人类历史加速
人口爆炸与城市膨胀
大量生产体系与大量消费社会
环境问题演变及其总体性后果

第三章 生态系统、承载力与生态足迹
认识生态系统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
生态足迹:地球的重负

第四章 自然观与环境伦理
农业文明与天人合
工业文明与近代机械自然观
环境伦理:天人关系的新追求
环境伦理的核心:自然的权利
结语

第五章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第六章 环境政策与公众参与
环境政策工具的演变
中国的环境治理方式
公众参与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 环境权与人权
环境权的提出及其法理
环境权入宪
环境权的保障与救济
中国环境法制的困境与转型

第八章 环境运动与环境危机
为什么需要环境运动?
发达国家的环境运动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运动
环境运动的中国经验

第九章 大众传媒与环境议程
环境议程:大众传媒的新焦点
全球环境议程的发端与发展
中国议题:环境恶化与意识的觉醒
网络议程与中国的“邻避运动”

第十章 生态批评:文学与环境
作为文化批评的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动物伦理:中西狼文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