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理想与文学活动

文学理想与文学活动

  • 字数: 35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衍柱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154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理想论》为主体 ,同时收有《文艺学范畴简论》和曾未发表过的《文学活动论纲要》。文学理想、 文学典型与文学活动,都是文艺学美学中的基本范畴。
《文学理想与文学活动》是《文学典型论》的姊妹篇。它是作者对典型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该书鲜明地在中国学术界和文艺界提出和论述了文学理想问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人的本质与文学理想的本质,文学理想说在西方、中国和马思主义美学目前的提出、发展及其表现的主要形态,具体分析了“美的规律”与典型化原则的内涵、过程和审美特征,辩证地论述了文学理想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文学理想的失落与缺失的问题,从理论上阐明了自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看法。该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者简介
李衍柱,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班研究生毕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文艺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有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9部,主编、合著、参编教材、书稿3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三次获山东省很好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三次获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2009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目录
第一编 文学理想论
序 蒋孔阳/3
绪论 理想与文学理想/5
一、理想:希望之光智慧之光艺术之光/5
二、文学理想问题的提出和由来/1 1
三、文学理想探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1 5
第一章 文艺学方法论与文学理想研究的途径/20
一、爱因斯坦如是说:A=X+Y+Z/21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关系/24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与一元化/26
第二章 人的本质与文学理想的本质/29
一、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原则分歧/30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9
三、研究人的本质与探讨文学理想的本质的关系/46
第三章 文学理想说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48
一、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西塞罗的“理想”说/48
二、“诗性智慧”与“理想画像”/55
三、狄德罗论“理想的范本”/63
四、“理想”论发展的新阶段与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71
第四章 文学理想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主要形态/90
一、“诗言志”:中国文学理想论的总纲/91
二、形神兼备,以形写神/98
三、意境:中国诗学理想范畴的基本形态/1 05
四、从“性格”说到“理想”说的演变/124
第五章 典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想论的基本范畴/1 3 6
一、马克思的文学追求与典型理论/1 36
二、恩格斯论典型的基本特征和未来戏剧“三融合”的理想境界/1 51
三、马克思主义的新人观的历史发展/1 68
四、卢卡契的现实主义典型论及其历史局限/1 79
第六章 文学理想与创作规律/1 89
一、文学理想的根源与文艺源泉问题/1 89
二、美的规律与典型化原则/200
三、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寻找自己/21 5
第七章 文学理想与文学发展/230
一、市场经济对文学艺术发展起过的积极作用/231
二、市场经济与文艺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资本主义同艺术和诗歌的敌对性/23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艺术发展的双向运动/237
第八章 文学理想与文学批评/243
一、第十个文艺女神的再生/243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范例/253
第二编 文学活动论
文学活动论纲要/269
一、人的活动与文学的存在/269
二、文学活动问题的提出/275
三、文学活动研究的方法论/276
四、文学活动发生论/279
五、文学活动构成论/280
六、文学活动特征论/280
七、文学活动形态论/282
八、文学活动价值论/283
论唯物史观与文学活动发生学研究――兼论鲁迅对建设文学活动发生学作出的理论贡献/284
一、研究文学活动发生的几种不同的途径/284
二、文学活动发生问题的几种主要学说/287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与文学活动发生学研究的新阶段/296
四、鲁迅对文学活动发生学研究的新贡献:“劳动――巫术――休闲”说的提出/302
第三编 文艺学范畴简论
文艺学范畴简论/311
一、范畴:人类认识史上的梯阶和纽结/312
二、简单范畴与复杂范畴/314
三、范畴的历史性科学性民族性和实践性/317
四、历史的回顾:体系与范畴/320
五、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范畴体系的形成与研究/324
编后记/3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