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

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志生 著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351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志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从当前古代妇女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材料、研究现状出发,对古代妇女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妇女的经济地位、法律身份、后妃、女教书等)和前沿领域(妇女身体史和以文本解读妇女历史),进行了系统全面、极具可操作性的讲解,《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概述了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的现状与方法,以及当下的关怀与侧重,使读者得以窥见中国古代妇女研究的门径。
目录
绪论
第一讲 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理论框架/1
引言 中国古代语境中的“妇女”一词/1
一、中国古代妇女的差异性/3
(一)时代与中国古代妇女/4
(二)阶层与中国古代妇女/5
(三)人生阶段、家内身份与中国古代妇女/11
(四)地区与中国古代妇女/13
(五)民族与中国古代妇女/14
二、社会性别理论与中国古代妇女历史/16
第二讲 中国古代妇女史的材料/22
一、中国古代妇女史史料/22
(一)同时资料和后时资料/22
(二)精英史料和边缘史料/24
(三)女性史料和男性史料/29
二、中国古代妇女史主要研究论著介绍/32
(一)大陆地区/32
(二)台湾地区/38
(三)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41
(四)日本/45
古代妇女观念:理想化理念
第三讲 唐代理想妇女观念/50
引言 解构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的传统模式/50
一、唐代妇女的理想外貌/51
二、唐代妇女的理想品德/56
(一)敬祭先人/56
(二)敬顺舅姑/59
(三)敬贞丈夫/61
(四)诚谦族人/65
三、唐代妇女的理想内智/68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唐代理想妇女观念/70
第四讲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妇女/73
引言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73
一、中国古代在室女的量刑定罪和妇女的宽减刑/74
二、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妇女/76
(一)一夫一妻多妾制/76
(二)“妻与夫齐体”和“妻以夫为天”的法律表现/79
(三)男子配偶问的法律权利差异/85
三、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妇女社会身份差异/87
四、法律理想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古代妇女/89
女教书:自我认同
第五讲 《列女传》和《女四书》/92
引言 中国古代女教书的分类和演进/92
一、刘向《列女传》/94
(一)作者及成书/94
(二)流传和内容/95
(三)影响/98
二、《女四书》/99
(一)班昭《女诫》/100
(二)徐皇后《内训》/104
(三)宋氏姐妹《女论语》/106
(四)王相母刘氏《女范捷录》/110
三、社会性别和妇女自我认同下的女教书/1 12
第六讲 郑氏《女孝经》/114
一、写作原因/114
二、流传/115
三、《女孝经》与《孝经》的比较/117
四、《女孝经》的性别意义/128
古代妇女的经济身份:内外与“三从”
第七讲 汉唐间妇女的“社会性成人身份”/130
引言 “社会性成人身份”理论与中国古代妇女/130
一、秦汉时期:完整的社会性成人身份/13l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半个社会性成人身份/133
三、隋唐以后:基本丧失社会性成人身份/140
四、隋朝妇女不纳课规定对妇女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144
五、汉唐间妇女社会性成人身份变化的积极意义/147
第八讲 中国古代妇女的家庭财产权/151
一、从唐令的妇女财产继承规定谈起/151
二、宋代法律对女承本家财产的细化/157
(一)在室女/157
(二)出嫁女/159
(三)归宗女/159
三、中国古代妻一母的财产权/160
(一)妻之奁产/160
(二)寡母的财产权/162
四、探讨中国古代妇女财产权的理论意义/167
后妃:家国与内外
第九讲 中国古代的当国女主/169
引言 中国古代涉政后妃的分类和女主当国的涵义/169
一、无冕皇帝吕后和天后女皇武则天/172
二、称制终身的东汉邓太后和北宋刘太后/180
三、干政乱国的晋惠帝贾后和唐中宗韦后/185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女主当国/188
第十讲 中国古代权力边缘的后妃/191
一、内助的贤后――长孙皇后和马皇后/19l
二、误国的“红颜祸水”/197
(一)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娣/198
(二)杨贵妃/202
三、内外之际与文本书写中的权力边缘后妃/207
妇女身体:内外、差异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的妇女缠足/210
引言缠足的特点/210
一、从缠足的称呼和起源看其多样性特点/211
二、从缠足的发展看其差异性特点/215
三、从缠足的文化涵义看其对立性特点/224
(一)女祸情欲与防闲守贞/224
(二)毁伤不孝与表德劝善/226
(三)种族荣耀与民族屈辱/227
四、从缠足的妇女实践看其女性文化特点/229
五、考察缠足的理论意义/232
第十二讲 唐代的妇女袒装/235
一、边缘史料中的唐代妇女袒装/235
(一)唐诗中的妇女袒装/235
(二)唐代墓室壁画和其他图像材料中的妇女袒装/237
二、唐代的妇女袒装与妇女出行/245
(一)唐代妇女出行时服装遮蔽的变化/245
(二)唐代妇女的出行工具/247
(三)唐代妇女出行时的障蔽方法/252
三、唐代妇女袒装流行和变化的原因/253
四、内外有别与等级差异下的唐代妇女袒装/257
第十三讲 中国古代的妇女医护/259
一、中国古代女性医护者的被边缘化/259
(一)中国古代的正统医者体制/259
(二)中国古代的四类女性医护者/261
二、中国古代女患与男医的矛盾/274
(一)男女有别观念/274
(二)男医与中上层女患者的身体接触/275
(三)男医与下层女患者的身体接触/280
三、内外有别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妇女医护/282
妇女形象:文本解读
第十四讲 “女祸”杨贵妃/284
引言 性别视角与杨贵妃文本的解读/284
一、唐宋时期的杨贵妃文本综括/286
二、唐代的杨贵妃文本/288
(一)《高力士外传》――“连坐”的杨贵妃/288
(二)《长恨歌传》――“天下怨”的杨贵妃/289
(三)《大唐新语》――介入政治的杨贵妃/291
(四)《唐国史补》――安史之乱诱因的杨贵妃/292
(五)《开天传信记》――天宝盛世象征的杨贵妃/293
(六)《明皇杂录》――外戚骄纵的杨贵妃/294
(七)《谭宾录》――再度介入政治的杨贵妃/296
(八)《安禄山事迹》――甘愿献身的杨贵妃/296
(九)《松窗杂录》――三度介入政治的杨贵妃/297
三、五代时期的杨贵妃文本/299
(一)《开元天宝遗事》――盛唐社会生活画卷中的杨贵妃/299
(二)《旧唐书》――作为“贼本”的杨贵妃/300
四、宋代的杨贵妃文本/302
(一)《杨太真外传》――礼之关照下的杨贵妃/302
(二)《新唐书》――作为“女祸”的杨贵妃/304
(三)《资治通鉴》――“无罪”的杨贵妃/306
(四)《青琐高议》――宋人妇德观下的
杨贵妃/308
五、性别和文本视角下的杨贵妃/309
第十五讲 木兰文本/31l
一、木兰的历史与神话/312
二、唐代的木兰诗作/315
(一)韦元甫《木兰歌》/315
(二)白居易的两首涉木兰诗/317
(三)杜牧《题木兰庙》/319
三、元明时期的木兰文本/321
(一)元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321
(二)明代的木兰文本/323
四、性别和内外视角下的木兰文本/328
后记/33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