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土屏南(精)

乡土屏南(精)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 2009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0316
定价:¥3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乡土屏南》是新文化的一个出色的成果。
内容简介
《乡土屏南》介绍的是屏南的乡土文化。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脉中段,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古峰镇,距宁德市105公里,离省会福州市173公里。全县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7条主要溪流和180多条支流。
清雍正十三年(1735),屏南从古田分出设县,县治所在地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雍正皇帝赐县名为“屏南”。分别与古田、蕉城、周宁、政和、建瓯接壤。
境内重峦叠嶂,溪流纵横,景观奇特。有重量风景名胜区——举世无双的浅水广场白水洋、人间仙境鸳鸯溪,生态完好的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成片水松林和戏曲活化石四平戏、古廊桥、古民居、古寺庙等自然文化遗产。
2006年以来,屏南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福桥、广利桥等9个项目被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乎戏,平讲戏、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双溪铁枝被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甘国宝故事传说等9个项目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漈下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头村和双溪镇被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镇);屏南县还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戏曲),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刘杰,1970年生于重庆。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广州佘睃南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98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1995年起,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在靠前外发表论文30余篇,同时致力于中国南方古代木构和乡土建筑的研究,曾出版《乡土中国——泰顺》、《库村》、《中国建筑环境生态观》(合著)等著作。2003年起,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并有成果《江南木构》(中英文版)、《泰顺廊桥》(合著)、《乡土寿宁》等问世。
周芬芳,1959年生于福建省屏南县。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曾任教师、乡镇宣传委员、县委报道组组长、乡长、乡镇党委书记、副县长等职,现任屏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多年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工作.主编《屏南特色古文化》、《中国白水洋》(画册),参与主编《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参与编写“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资料。《濒危剧种四平戏的保护与发展》(省二等奖)、《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地方很好传统文化》、《木拱廊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多篇论文被收入有关文集或出版,多次应邀参加中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中国廊桥靠前学术研讨会、全国农民文化需求研讨交流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并做大会发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屏南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历史地理
历史沿草
地理气候
第二节自然景观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章古镇与古村
第一节双溪古镇
第二节古村落
漈下村
漈头村
棠口村
长桥村
岭下村
寿山村
柏源村
北乾村
龙潭村
巴地村

第三章民居与宗祠
第一节民居概述
第二节典型民居
双溪盖屏户
双溪宋宅
双溪周宅
北乾佛仔厝
古厦花厅
岭下太府堂
棠口曰月厅
棠口周大权宅
涤下甘宅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
第三节宗祠
双溪陆氏宗祠
双溪薛氏宗祠
古厦陈氏宗祠
潦下甘氏宗祠
甘棠张氏宗祠
康里郑氏宗祠
棠口周氏宗祠
寿山苏氏宗祠

第四章宗教建筑
第一节寺院庙宇
永兴寺
鹫峰寺
天宝寺
双峰寺
宝庆寺
宝兴寺
宝林寺
白莲寺
灵岩寺
北岩寺
慈音寺
祥峰寺
龙泉寺
九峰寺
古山清风庙
城隍庙
第二节宫观殿堂
江姑妈殿
江夫人宫
林公殿
观音堂
圣殿
东岳殿
马仙奶宫
九仙殿
姚奶宫
齐天大圣王殿
五显灵官大帝殿
包公殿
车山宝殿
叶公殿
忠洋陈大奶殿
浙洋杨相殿
第三节教会建筑
姑娘厝
妇幼医馆
贞英妇校
淑华女学校
真福堂
复生堂
道源堂

第五章牌坊、亭、塔与古墓
第一节牌坊
涤头石牌坊群
姑媳双芳与行同节士贞节坊
升平人瑞百岁坊
第二节亭、塔与古墓
八角亭
花亭
瑞光塔
蟠龙墓
后周都衙官墓
黄童墓
薛文潮墓

第六章县学、书院与文庙
第一节县学
第二节书院
双溪书院
龙江书院
古山书院
北山书院
龙泉书院
第三节文庙
第匕章桥梁与传统造桥技艺
第一节桥梁概述
第二节石构桥
堤梁桥
石板桥
石拱桥
石拱木廊桥
第三节木平梁廊桥与斜撑廊桥
莲台宝塔桥
梧洋桥
巴地桥
风溪桥
忠洋花桥
涤下花桥
涤川桥
第四节木拱廊桥
万安桥
千乘桥
百祥桥
广福桥
广利桥
龙井桥
金造桥
龙津桥
清晏桥
惠风桥
锦溪桥
迎风桥
樟口桥
双龙桥
十锦桥
第五节木拱廊桥营造技艺
建桥工艺流程
建桥习俗
建桥桥约
建桥世家

第八章古道、路亭、关隘与城寨门
第一节古道
南路古道
北路古道
东路古道
西路古道
先毛岭古道
五好路古道
其他古道
第二节路亭
大观亭
澄泉亭
仁聚亭
峙国亭
四角坵亭
向化亭
富竹凉亭
第三节塘汛、铺递、关隘与城寨门
塘汛
铺递
关隘
城寨门

第九章戏台与戏曲
第一节古戏台
双溪城隍庙戏台
下七房陈氏宗祠戏台
万安桥圣王殿戏台
风林杨公殿戏台
谢厝谢氏宗祠戏台
周厝周氏宗祠戏台
龙潭陈氏宗祠戏台
长汾华阳境戏台
古厦陈氏宗祠戏台
谢坑怀橘堂戏台
寿山苏氏宗祠戏台
龙源陆氏宗祠戏台
坑口溪林公大王殿戏台
第二节戏曲
四平戏
平讲戏
乱弹戏
四平提线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

第十章民间手工艺与民间武术
第一节民间手工艺
打铁
制陶
铸锣
染靛
做桶
弹棉
编斗笠
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
布艺
剪纸
刺绣
第二节民间武术
虎尊拳
单鞭罗汉拳
自然门
龙虎形拳
八卦棍
六桩棍
梅花棍
奇门兵器术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