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精)科学的历程(第2版)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国盛 著
出版日期: 2002-10-01
商品条码: 978730105879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658
出版年份: 2002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吴国盛教授在1995年推出这部风行一时的重量级科普著作《科学的历程》,时隔七年,作者本人在原书基础上加强了20世纪和结语卷的内容,补充了参考资料,改正了老版的错别字,文字全部再润色,并调整和充实了书中历史图片。 简介: 吴国盛先生的《科学的历程》一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极好的科学史著作。 该书资料充分、内容可靠,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不仅可供青年学生和一般对科学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欣赏,而且可供教师、科研人员、科学史家和科普工作者参考。 这本书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描述,又把人类文明的产生作为宇宙演化的一部分来阐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发展中的位置,从而加深读者对自然科学史的了解。 该书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书中对埃及、苏美尔、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做了简明清晰的描述,继而用较大的篇幅详尽地描述了希腊文明,描述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在古希腊的蓬勃发展。 书中描述了人类的宇宙观如何从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模型,演化到地心说,再演化到日心说的发展。还详细地描述了我们中国人了解不多的、古代西方的一朵灿烂的文明之花―――亚历山大科学院的成就。这座诞生于公元前200多年(相当于我国秦汉时期)的学术中心拥有动物园、植物园、演讲厅和藏书70多万卷的图书馆。国王还为科研工作者设立了科研基金。在那里工作的欧几里德创立了几何学,在那里成长起来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这所科学院最令人惊讶的成就是造出了蒸汽机。后来,亚历山大科学院毁于兵火,稍微复兴后又遭到宗教迷信势力的多次打击,最终消失在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 这本科学史还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经阿拉伯人和蒙古人传入西方,又如何为文艺复兴和科学的重新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书中描述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宗教迷信势力对他们的打击和迫害。书中还描述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 正是在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现代的科学协会和科学院,促进了力学、热学、化学和电磁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使用。这其中包含许多鲜为人知的悲喜剧故事。 《科学的历程》描述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描述了原子弹的制造、卫星火箭和登月飞行。 此书不仅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包括化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 通常科学史的著作比较枯燥,不讲述科学发现的生动细节。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讲述严肃的历史发展的同时,没有扔掉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阅读这本书,有助于年轻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有助于他们了解科学进步的曲折艰难,以及宗教迷信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阻碍,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 -------------------------------------------------------------------------------- 作者简介: 吴国盛 吴国盛:男,1964年9月5日生于湖北省武穴市(原广济县)。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攻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1986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1997年被破格晋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9日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99年12月被批准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从1986年正式发表学术文章以来,10多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西方自然哲学基本概念的历史而展开,涉及自然概念、宇宙概念、时间概念、空间概念等,旁及科学通史和科学编史学,出版著作多部。一向关注本学科的基础建设,曾花过时间反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对现实中种种现代性“现象”的反思,是近年来新的学术思路。《哲学动态》记者访谈“探索科学时代思的可能性”对10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 今后数年,学术研究方面,将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四个方向,致力于“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设,在“科学革命”和“技术理性”两大专题上积累文献、开拓思路。 大众写作方面,继续沟通科学人文、传播绿色观念、反思现代现象,持守科技时代思的可能性。 最新作品: 01世界图景悖论--艾舍尔《画廓》的哲学解析 待发表 02技术与人文 待发表 1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来建设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年第10期 2技术哲学: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 中华读书报 1999年11月17日第9版 3科学史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年第1期 01我们正处在激动人心的时代 中华读书报 1999年1月13日 02走向无限的宇宙--千年科技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 1999年12月10日第7版 03人与自然的千年对话 北京青年报 2000年1月1日第23版 04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北大哲学文化节 2000年4月19日 05从科普到科学传播 《科技日报》 2000年9月22日第3版 06科技时代人类的自我认同 “基因工程的人文立场” 2000年5月24日 07为科学注入人文因素--记者王卉访谈 科学时报-读书周刊 2000年7月24日、31日 08敬畏生命--记者王曦影访谈 光明日报 2000年8月10日 09进化的故事令人绝望--读《自私的基因》 中华读书报 2000年11月1日 10重述生命的故事--读《倾斜的真理》 博览群书 2000年第10期 11昂扬向上的精神--读《以科学的名义》 科学时报-读书周刊 2000年8月21日 12边缘与中心之争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待发表 13学术作品的编辑体例与格式亟待规范 待发表 14地外文明:一个现代性的神话--周毅访谈 文汇报 2000年11月18日第6版 15谁应担起科学传播的重任 光明日报-读书周刊 2000年11月2日C2 16学术作品不应忽视索引 中华读书报 2000年11月15日第24版 主要著作 01 自然的观念 翻译 1990年 华夏出版社 02 自然本体化之误 著作 1993年 湖南科技出版社 03 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 著作 1994年 四川教育出版社 04 科学思想史指南 编译 1994年 四川教育出版社 05 科学思想文库 丛书主编 1994年 四川教育出版社 06 自然哲学(第1辑) 辑刊主编 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7 科学的历程 著作 1995年 湖南科技出版社 08 时间的观念 著作 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9 自然的退隐 著作 1996年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0 自然哲学(第2辑) 辑刊主编 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 科学观念丛书 丛书主编 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 绿色经典文库 丛书主编 1997-2000年 吉林人民出版社 13 追思自然 个人文集 1998年 辽海出版社 14 自然之死 翻译 1999年 吉林人民出版社 15 现代化之忧思 个人文集 1999年 三联书店 16 宇宙探秘 著作 1999年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7 科学的世纪 著作 2000年 法律出版社 片断: 第七章 古典文化的衰落与欧洲黑暗年代 公元最初的五百多年,是古典文化持续衰落的时期。基督教的兴起、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柏拉图学园被封闭和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被烧,可以看成古典文化衰落的标志和里程碑。此后五百年,由于蛮族入侵,原西罗马帝国的大部区域即欧洲部分进入了黑暗年代。经济大倒退、文化跌入低谷、人们的精神陷于愚昧和迷信之中,希腊古典文化只有在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苟且偷生、奄奄一息。 1.基督教的兴起 生活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又称以色列人或希伯来人。他们的祖先大概于公元前1200年从幼发拉底河迁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后不堪忍受埃及人的奴役,在传说的犹太人的领袖摩西带领下来到今巴勒斯坦的南部。以后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930年,希伯来国家分裂成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公元前1世纪,两个希伯来王国均被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在罗马人统治下,犹太人中出现了一位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就是诞生于公元元年的耶稣基督(“基督”即“救世主”的希腊文译音)。 作为被压迫、被剥削的犹太民族的代表,耶稣宣传上帝派救世主解救苦难深重的人类的思想,反对罗马的奴隶制度,反对罗马对待其他民族的统治和压迫。他所创导的不是偶像崇拜,而是禁欲、忏悔和对惟一的主――上帝的颂扬。耶稣言传身教,所以很有影响力。犹太教的教士们对耶稣的离经叛道思想大为不满,又害怕他的布道会激怒罗马人,所以干脆将他抓起来交给罗马地方长官彼拉多。彼拉多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时年公元30年。 耶稣死后,一些谣言在他的门徒中传播开来。有人说亲眼看见耶稣又复活了,他正是真正的救世主。二十多年后,基督教的另一位创始人物保罗继续了耶稣的事业。他强调耶稣受难的象征意义是为人类赎罪,强调耶稣不只是犹太人的救世主,而且是全人类的救世主。保罗还强化了信仰的作用。对于全能的上帝来说,一切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只有他的意志才能决定人在来世的命运,惟有对他诚惶诚恐地信仰,没有别的办法能使人类得救。 公元最初的两个多世纪,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极尽压制和迫害。但是,精神上穷途末路的那个时代的人民,很快就被基督教“赎罪”、“拯救”的学说所吸引。特别是穷苦的人民,他们在基督教中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和出路。物质的希望破灭了,但逆来顺受这些美德却是他们能够做到的。一时间,信教的群众有如野火春风,以至到了君士坦丁当政时代,罗马帝国不得不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公元325年,皇帝君士坦丁亲自主持了基督教世界的第一次全体主教会议,基督教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创造。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修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基督教的兴起,标志着一种取代正在衰落中的古典文化的新型文化已经出现。古典文化被抛弃的历史命运已经注定。总的来看,基督教的兴起在科学史上的意义是反面的,因为,信仰和天启取代了对事物的钻研,探索自然的热情被窒息。基督教对待希腊文化特别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因为希腊文化被它宣布为异教,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在整个基督教文化占支配地位的中世纪,欧洲在自然科学方面没有做出什么特别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在五百年最黑暗年代中,基督教会在保存学术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贡献。 2.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帝国在皇帝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位)统治时期达到了它的最大版图,除了今日德国和东欧南部的部分地区外,几乎包括了整个欧洲的版图。在今德国和东欧南部也就是罗马帝国的西北部,很久就有蛮族部落克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生活着。到了公元前的最后一个世纪,住在西部的克尔特人被罗马所征服并与罗马人融合,但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则一直大肆骚扰罗马。日耳曼人兵强马壮,老大的罗马帝国根本对付不了他们,只好采取怀柔政策,允许他们进入境内,并担负防务工作。罗马帝国西部的蛮族化越来越厉害,军队几乎全由蛮族组成,蛮族首领进入统治阶层。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到了黑海和地中海之交的城市拜占庭,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境内的伊斯坦布尔)。这一举动是为了加强对帝国全境的控制。他意识到,罗马作为首都不能发挥海洋的作用,而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但迁都后,罗马帝国对于西部的控制便日益削弱,西部蛮族闹得越来越起劲。公元395年,皇帝狄奥多修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继承了帝国的东部和西部,罗马正式分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西罗马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因为帝国原本的大部分属地在这里,而东罗马则打算守住亚历山大大帝打下的基业,把自己的力量留在东方。公元610年,东罗马皇帝赫拉克流开始帝国的希腊化时代:东罗马帝国改称拜占庭帝国,希腊语成为国语。希腊化的文明在这里得以延续,日后发展出了拜占庭文化。 在真正的罗马帝国(西罗马),蛮族入侵使帝国支离破碎。近代欧洲各民族、各国家开始形成,拉丁语被修改和地方化。公元410年,蛮族军队攻陷罗马,在罗马城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洗劫,罗马几成空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名皇帝被废,这个名存实亡了好几百年的罗马帝国终于正式解体了。
目录
第一版序/周光召 第二版序/席泽宗 第二版自序 绪论 第一卷东方:古老文明的源头 第二卷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第三卷中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四卷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 第五卷18世纪: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第六卷19世纪: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第七卷19世纪:科学的技术化、社会化 第八卷20世纪: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 第九卷20世纪:高技术时代 第十卷科学处在转折点上 注释与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著名科学家编年表 人名译名对照表 人名索引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