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世界共和国

文学世界共和国

  • 字数: 3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 著;罗国祥,陈新丽,赵妮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596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编著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描绘了近代以来世界文学的基本格局和走向,揭示了世界文学空间隐秘的权力运作机制。
本书分析了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贝克特、易卜生、米肖、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等大作家的创作,探讨了民族文学在全球结构中的身份化问题。
本书对世界文学发育机制的理论进行思考,对传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与当下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有所超越。
作者简介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法国巴黎艺术和语言研究中心研究员,本书在1999年出法文版,2005年出英文版,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国祥,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国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主任、《法国研究》杂志主编,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陈新丽,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讲师。
目录
译者序 文学世界的“格林尼治”
2008年版前言
飞毯上的图案
第一部 世界文学
第一章 一部文学世界史的原则
文学价值证券
文学性
受多国影响的人以及说多种语言的人
巴黎,文学之乡
文学、民族及政治
文学的民族根基
去政治化
一种全新的诠释方法
第二章 文学的产生
如何“吞食”拉丁语
意大利:一个反面例证
法语战役
经院拉丁文
语言的口语使用
语言崇拜
法语帝国
英语的挑战
赫尔德革命
赫尔德效应
第三章 世界文学空间
自由之路
格林尼治子午线或者文学时代
什么是现代性?
过时性
文学民族主义
民族的与国际的
文学统治的形式
文学区域与语言区域
“后殖民”小说
第四章 普世性的建构
文学首都及其双重性
作为文学化的翻译活动
语言游戏
世界奖项
种族中心主义
易卜生在英国和法国
易卜生在英国
易卜生在法国
第五章 从文学国际主义到商业全球化
第二部 文学反叛与革命
第一章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匮乏
萨缪尔·贝克特与亨利·米修:反民族主义情绪
政治依附
民族美学
卡夫卡或“与政治结合”
第二章 被同化者
奈保尔,保守的同化
亨利·米修,何为外国人?
西奥朗,论出生于罗马尼亚的烦恼
拉缪,不可能的同化
第三章 反叛者
人民大众的文学习惯
故事、传奇、诗歌与戏剧
窃取遗产
文学作品的引进
文学资本的创建
小民族国际
第四章 “被翻译者”的悲剧
“盗火种者”
“夜的诠释”
往复
卡夫卡,依地语的译者
语言创造者
文学口语
丧失个性的英雄(Macounaima),反卡恩蒙斯(1'anti-Camoes)
瑞士的克里奥尔式法语
第五章 爱尔兰范例
创造传统的叶芝
盖尔语联盟,民族语言的重新创造
约翰·米尔顿·辛格,书面口语
奥凯西,现实主义反对派
萧伯纳,伦敦式同化
詹姆斯·乔伊斯和萨缪尔·贝克特或自主
一个文学空间的起源和结构
第六章 革命者
但丁和爱尔兰人
乔伊斯家族,阿尔诺·施密特和亨利·罗斯
吕内堡荒原上的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在布鲁克林
福克纳革命,贝奈特、布杰德拉、亚辛、巴尔加斯·略萨和夏穆瓦佐
福克纳在西班牙莱昂
福克纳在英国
福克纳在拉丁美洲
文学语言的创造
世界和文学长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