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研究

现代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研究

  • 字数: 209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剑锋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7480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研究》以汉语言语行为动词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从语义到句法再到语用,由内而外全面考察了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与句法、语用的接口情况,对其概念内涵、语义类别、构式表现乃至句类功能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描写。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提出显性施为构式的概念、言语行为句类观,对汉语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研究》综合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语义学理论、构式语法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等多种语言学理论,考察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与句法、语用的接口情况,重点探讨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框架语义分类、基于框架语义分类下的汉语言语行为动词与汉语一些特殊构式的选择关系、言语行为动词的人际功能以及言语行为动词的句类地位,从而建立起一个相对全面的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框架和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句类系统,以推动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多视角研究和汉语言语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吴剑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汉语靠前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汉语靠前教育、汉语语法学及其应用、汉语语用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目录
章绪论1.1 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1.2 研究现状1.2.1 研究的范式及特点1.2.2 存在问题分析1.3 本书的理论框架1.3.1 言语行为理论1.3.2 构式理论1.3.3 框架语义学1.4 本书的研究方法1.5 本书的语料来源第二章言说动词、言语行为动词与施为动词2.1 研究现状2.2 言说动词2.3 言语行为动词2.4 施为动词第三章言语行为动词的框架语义分类3.1 框架语义学3.1.1 框架和框架元素3.1.2 框架和词语3.1.3 凸显—框架和语义值3.2 汉语言语行为交际框架3.3 言语行为动词的框架语义分类第四章言语行为动词的构式功能(上)4.1 构式理论4.1.1 构式4.1.2 动词和构式的关系4.2 言语行为动词与相关论元结构构式的关系4.2.1 几种主要的论元结构构式4.2.2 言语行为动词的基本层次范畴4.2.3 言语行为动词与论元结构构式的关系第五章言语行为动词的构式功能(下)5.1 显性施为式的构式资格5.1.1 言语行为理论和生成语义学理论关于显性施为式的研究5.1.2 基于构式视角的新观察:显性施为构式5.2 显性施为构式的认知理据5.3 显性施为构式的性质:句法—语用的接口5.3.1 句法上的限制5.3.2 和语用的关联5.4 言语行为动词与显性施为构式的关系第六章言语行为动词的人际功能6.1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6.2 言语行为与人际功能的关系6.3 言语行为动词的人际功能6.3.1 语力及语力指示成分6.3.2 言语行为动词的人际功能——完整全面地标示句子的语力6.3.3 言语行为动词的语力等级第七章言语行为动词的句类功能7.1 汉语句类研究的历史概况7.1.1 早期句类研究7.1.2 王力、吕叔湘、高名凯等人的研究7.1.3 以“暂拟系统”为代表的教学语法的句类“语气说”7.1.4 80年代句类“功能说”的提出及发展7.2 汉语句类观的演进方向7.3 对传统句类研究的检讨和反思7.3.1 语气句类观的严重缺陷7.3.2 句类与语气、句子功能的关联7.3.3 句类与语气、句子功能的差异7.4 言语行为句类观的科学性7.5 言语行为动词的句类功能7.5.1 言语行为动词与言语行为的关系7.5.2 言语行为动词(施为动词)视角的句类划分7.5.3 施为动词的句类分布第八章言语行为动词的名词化8.1 言语行为动词的自指和转指8.2 转喻和转喻链8.3 言语行为动词名词化的连续转喻机制8.4 言语行为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理据特点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