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创新方法论

企业创新方法论

直击“十三五”改革热点,把脉企业创新发展全局
  • 字数: 14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寿生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6-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27701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9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寿生著的《企业创新方法论(精)》从企业创新战略的高度出发,旨在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宏观的理论引领和微观的方法指导。在今天这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大时代中,如何从全球、国家、企业三个维度协同思考时局,在深入研究与实践考证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企业的创新体系,使我国企业在创新之路上有理论可循、有工具可用、有效果可期,是作者李寿生先生集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经验创作本书的初衷,旨在为我国企业创新之路献策助航。
作者简介
李寿生,出生于1949年3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现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客座教授。
曾先后担任原陕西省石化厅副厅长,原化学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计划司司长,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司司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局局长、党委委员,并兼任机关服务管理局党委书记。现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
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曾主持了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的制订和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发表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论文以及调查报告二百余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创新发展新时代
一、创新驱动引爆全球经济新趋势
二、创新是通向经济强国的大风口
三、紧迫感与责任感激发中国企业创新前行
四、中国企业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章 创新发展战略
一、明确创新战略的核心要务
二、追溯战略定位的三个起源
三、把握战略定位的基本原则
四、战略定位关乎企业生死存亡
五、战略定位必须依靠战略配置的协同
第三章 创新发展方法
一、创新的颠覆与渐进
二、完整创新流程的四个步骤
三、创新不是无序的密码
第四章 企业创新文化
一、诚实铸就创新文化的品格
二、协同提升创新文化的境界
三、认真塑造创新文化的灵魂
四、担当夯实创新文化的基石
五、包容敞开创新文化的胸怀
第五章 创新人才管理
一、打造人人都是创新者的企业环境
二、人尽其用,让企业创新人才释放潜能
三、用激励培养具有激情的创新者
第六章 创新: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能力一: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能力
二、能力二:创新战略的制定与管控能力
三、能力三:不拘一格的选人和用人能力
四、能力四:营造创新激励环境的能力
五、能力五:跨国投资和经营发展的能力
后记
摘要
前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核心动力和活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其中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从顶层布局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提出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行动纲领。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神州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蓬勃兴起。 创新也是一个企业决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创新水平。1990年,伦敦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教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对提升全球企业创新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时至今日,加里?哈默尔教授仍然认为: “99%以上的公司都没有让创新成为每个成员每天的工作任务。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创新依然是因为无视制度才发生,而非依靠制度。这便是问题的症结,因为创新是唯一创造长期价值的可持续战略。”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别无选择,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加快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创新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方法的。创新是艰难的,也是复杂的。在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创新发展中,我们可以十分明确地告诉大家:但凡成功的创新一定有方法,但凡失败的创新也一定有教训。把这些方法和教训整理归纳出来,就一定能够找到创新发展的规律。企业面临的挑战是永无止境的,但企业的应对也永远是斗志昂扬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常常自问:决定企业未来兴盛还是没落、成功还是失败的终极挑战是什么?不论企业发展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都能自觉地从战略、体制、管理、文化和人才培养中找到创新发展的规律和方法,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硬道理,让企业始终充满创新的激情,让企业每一位平凡的员工都能变成不平凡的创新者。这样的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才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店”。 我曾在企业工作了8年,后在原化学工业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工作了二十多年,曾先后担任原化学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计划司司长,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司司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局局长、党委委员,在同企业的大量接触中,深感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同国外先进企业、特别是同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很想利用我所接触到的中外企业典型案例,为中国企业的主要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写出一本对提升创新能力有点儿价值的专著,这就成了我退休后“自找”的一项任务。 多年来我读过不少企业管理类的著作,有些太偏理性,有些就事论事,有些语言晦涩难懂,有些又缺少深层思考。在如今书刊并不匮乏的时代,市场特别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透创新的理论、讲明创新的战略、讲清创新的方法、讲出创新文化的管理的专著。从2012年开始,我利用了两年多我所拥有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了这本书的写作。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创新发展新时代,这一章重点分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创新形势和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差距;第二章创新发展战略,第三章创新发展方法,第四章企业创新文化,第五章创新人才管理,这四章集中介绍了企业创新的规律和方法;第六章主要提出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五个方面的任务和路径。在世界几百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史上,有一批始终依靠创新发展的“百年老店”,也有一批坚定依靠创新发展的“后起之秀”。认真学习和借鉴这些企业的典型经验,我们可以从“个性”中发现“共性”的规律,从貌似“无序”中总结实则“有序”的经验。古人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分析,是一件十分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一个个案例,或许我们能够探寻一些富有价值的创新发展规律,得到一些深刻的启迪。本书集中了大量的典型案例,花费了大量笔墨,重点总结和归纳了企业创新的方法,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能够对中国企业管理者在创新发展中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