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汽车车载网络控制技术

汽车车载网络控制技术

  • 字数: 34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吴海东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164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汽车维修职业任务驱动模块的形式编写,本书包括四个章节,有机的将车载网络技术与故障诊断维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全书分别介绍了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认知、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故障诊断、典型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特点、汽车多路传输系统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常见故障与诊断、多种车型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等。本书层次清晰、知识结构连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目录
前言
第1章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认知
1.1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
1.1.1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1.1.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背景
1.2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的作用与分类
1.2.1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的作用
1.2.2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的分类
思考与习题
第2章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
2.1汽车车载网络的组成
2.1.1汽车电控单元的结构与原理
2.1.2汽车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2.2CAN总线系统技术分析
2.2.1CAN总线系统的技术特征
2.2.2CAN总线系统的结构
2.2.3CAN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原理
2.2.4CAN总线系统的通信协议
2.2.5CAN总线系统的应用
2.3LIN总线系统技术分析
2.3.1LIN总线系统的技术特征
2.3.2LIN总线系统的组成
2.3.3LIN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原理
2.3.4LIN总线系统的通信协议
2.3.5LIN总线系统的应用
2.4MOST总线系统技术分析
2.4.1MOST总线系统的技术特征
2.4.2MOST总线系统的结构
2.4.3MOST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原理
2.4.4MOST总线系统的通信协议
2.4.5MOST总线系统的应用
思考与习题
第3章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3.1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测
3.1.1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类型
3.1.2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测注意事项
3.1.3专用诊断仪在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3.2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
3.2.1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3.2.2汽车车载网络总线系统的故障自诊断
3.2.3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分析
思考与习题
第4章典型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故障检修
4.1日本车系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修
4.1.1丰田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修
4.1.2本田雅阁轿车车载网络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4.2大众车系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修
4.2.1大众车系CAN数据总线系统
4.2.2迈腾轿车总线系统的检修
4.2.3宝来轿车舒适CAN总线的检修
思考与习题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各种适用于汽车环境的网络技术和设备,组建汽车内部的通信网络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也使得电器配线和各种信号配线越来越多,复杂和凌乱的线束将导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下降,故障率增加。一旦线束中出了问题,不但查找相当麻烦,而且维修也很困难。因此,汽车内部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维修人员熟悉车载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特定车型车载网络的结构特点、技术参数以及故障分析方法。为了适应并促进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具备现代汽车保养、维修技能的人才,我们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联合教学一线的老师和相关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本书。
    本书包括四个章节,将车载网络技术与故障诊断维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书分别介绍了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认知、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的检测与诊断、典型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故障检修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电控技术特点、汽车多路传输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常见故障与诊断、多种车型车载网络系统的原理与故障检修等。本书层次清晰、知识结构连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由吴海东担任主编,陈新、岳兴莲担任副主编,全书由江苏理工学院贝绍轶主审。吴海东编写了第1章、第3章,岳兴莲编写了第2章,陈新编写了第4章,刘平、潘天堂、郑利锋、宋敬滨、王峰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常州新潮流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於立新高级工程师提供了很多编写上的意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兄弟院校、部分汽车生产和维修企业及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还有相关专业技术专家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汽车运用类专业教材,同时可供汽车修理工与管理人员使用,还可供销售、质检和鉴定人员工作时参考。
    由于编者学识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