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遗产的寓意

建筑遗产的寓意

  • 字数: 2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萧伊 著 寇庆民 译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29722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建筑和城市历史遗产的概念在西方是如何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它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关系如何,又怎样因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而被正式认可?弗朗索瓦丝·萧伊教授在《建筑遗产的寓意》中介绍了拉斯金、维奥莱\|勒\|杜克、西特、博托及里格尔等建筑思想家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理论建树,为我们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层面的一幅历史画卷。在书中作者还提出了自己对世界范围的“遗产崇拜”现象的解释。本书可以作为西方艺术史及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参考书。
    弗朗索瓦丝·萧伊女士是建筑与城市的形式和理论的历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教授。本书获1995年法国国家遗产大奖。
目录
纪念物与历史性纪念物
第一章 人文主义与古代纪念性建筑
希腊古典艺术及古代人文学术
古代遗存及中世纪人文学术
意大利15世纪的古典研究时期

第二章  古物学者的时代:实际的纪念物及图绘
的纪念物
国家古物
哥特式
图像时代的来临
启蒙运动
实际的保护与肖像式保护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
遗产的列级
破坏主义及维护:解译及副作用
价值

第四章  历史性纪念物被正式认可
的时期(1820—1960)
历史性纪念物的概念本身
认知价值与艺术价值
浪漫主义艺术的准备:画意美,残缺美及艺术崇拜
工业革命:划分无法弥补损失的边界
虔诚的价值
实践:立法和修复
法国历史性纪念物立法的起源
作为学科的修复
关于修复的辩疑:拉斯金与维奥莱-勒-杜克
法国及英国
小结
拉斯金及维奥莱-勒-杜克之外:伽米奥·博托
(Camillo Boito)
阿卢瓦·里格尔:一个主要的贡献

第五章 城市遗产的发明
纪念的作用
历史性的作用:预科教育的角色
历史性的作用:博物馆化的角色
历史中的作用

第六章 文化产业时代的历史遗产
从崇拜到产业
价值开发
与当代生活的整合
负面效应
策略性保护
建造的能力
遗产之镜:一种自恋行为
遗产综合症真实的决定因素
走出自恋:被消除魔法的遗产之镜
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