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死的纯文学/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不死的纯文学/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晓明 著
  • 出版日期: 2007-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21597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变动趋势进行颇为独到的阐释,对当前“纯文学”面临的那些困境以及超越困境的可能性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关于当代“纯文学”被图像与媒体霸权边缘化的问题;在后现代视野中如何面对现代性的困扰;沉重的中国本士性如何获得后现代的表达方式;以及“纯文学”写作如何在自我更新与历史开创方面寻求新的法则……等等问题,都涉猎到当代文学的一系列疑点与难点。作者不作抽象的理论表述,而是回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通过具体现象与文本分析来揭示当代涌动的文学/思想潮流。 作者既对“纯文学”怀着理想性的态度,同时又带着强烈的反思和时代性的反讽来看待“纯文学”命运。作者文笔犀利诡异,情绪饱满;批判锋芒含而不露,真知灼见跃然纸上。其生动与深刻无疑会给各个层面的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目录
自序 不死的文学与文字 上编 后历史的幽灵 文学的消失或幽灵化? 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 给文学招魂或差异性自由 张艺谋的还童术 经典焦虑与建构审美霸权 德里达拒绝历史吗? 历史断裂与接轨之后 元理论的终结与批评的开始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一)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期待 (二)现代性的内涵与中国的现代性特征 (三)在断裂的边界:文学现代性的双重含义 (四)文学现代性研究的趋向 现代性有什么错? (一)詹姆逊的现代性论述 (二)现代性有什么错 (三)现代性成为后现代的论题 下编 返乡的文学 后现代在中国的曲折道路 “憎恨学派”或“后左翼”的新生 从“底层”眺望纯文学 (一)“纯文学”并不纯真的梦想 (二)文学的方式建构新的“个人伦理” (三)新型的审美伦理学 胜过现实的写作 不说,写作和飞翔 (一)生活尽头的内心独白 (二)无法跨越的现实对话 (三)穿过历史空场的飞翔 乡土中国与后现代的鬼火 别了父亲和长篇小说 (一)缝隙的开启:从超量意识形态到思想性 (二)历史理性的缩减:生活质感的呈现 (三)无法告别的父爱:性格与命运 (四)转向逃逸:文本敞开的可能性 极端经验与异质之力 (一)麦家:在黑暗中写作,于是有光 (二)夏商:妖娆地展现弱势群体 (三)严歌苓:文字之舞与狐狸之隐 (四)异质性的短篇:寻求片面的力量 身体的诡计:当下与历史的合谋 (一)当下的身体盛宴 (二)进入历史的身体 (三)一些历史前提的清理 (四)身体写作的悲剧史或当下的遮蔽之力 “还乡”的文学或文字 (一)图像之外的文字魔法 (二)《手机》:信息高速路上的返乡 (三)《水乳大地》:还乡、皈依与同一性写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