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辽宁历史与文化

辽宁历史与文化

  • 字数: 1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锡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205063139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从纵的历史脉络看,以“辽河文明”和“辽海文化”的发展为主线,解读了环黄海、渤海北岸的辽河流域,从几十万年前的营口“金牛山人”,到辽西“红山文化”,早期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的进程。并由此拉开历史的序幕,从青铜器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方国”文明,到秦开却胡、始皇东巡的封建“帝国”沧桑;从鲜卑、契丹等草原民族的崛起,到满族入主中原,奠基在松江辽土上的开国业绩;直到近现代的辽宁儿女,在这块黑土地上,曾经留下的充满悲壮和创业精神的历史足还。     从横的历史断面上看,本书以“龙出辽河源”为开端,演绎了中华文明在北方的起源和发展;以“帝国沧桑”为中心,介绍了辽宁地区从秦始皇、汉武帝开启“国门”、建立郡县,到隋唐盛世的辽海史迹;以“草原崛起”为契机,展示了鲜卑、契丹和满族等兴起在白山黑水和辽海渤碣之间的诸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横;直到近现代的辽宁,发生了许多带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本书的编写一改以往板块结构的教科书形式,以专题系列的文化解读,将历史的苍茫,融入在文化的韵力中,使一部区域性的辽宁历史与文化读本,在了解辽宁历史与文化发展变迁的过程的同时,凸显其历史积淀的深厚与文化伟力的潜长。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龙出辽河源   A 曙光初现辽河之滨/2   B 他们从远古走来/5   C 辽河第一村:查海遗址/9   D 无处不在的龙崇拜/13   E 红山文化坛庙冢/17   F 温润而泽玉文化/21   G “与夏为伍”的方国/26   H 窖藏青铜器之谜/31   I 山冈之上巨石棚/36 第二章  帝国沧桑与民族融合   A 充满生机的大融合/40   B 却胡千里关山远/42   C 长城障塞,千里烽燧/44   D 东临碣石有遗篇/46   E 襄平望郡与辽海汉城/48   F 胡马塞外与汉风北渐/50   G 汉魏壁画古墓丹青/53   H “三燕”古都在龙城/56   I 营州古道上的历史风韵/61 第三章  金戈铁马入梦来   A 各领风骚百余年/64   B 骑风措韵,因俗而治/67   C 浸染汉风,崇尚儒学/69   D 古塔林立,奉佛尤谨/73   E 独具特色的辽代陶瓷/77   F 辽阳:辽金元时代的东北重镇/79   G 江山代有才人出/82 第四章  紫气东来满韵清风   A 明清鼎革在辽东/88   B 九边之首与军屯马市/91   C 大清国起辽东/96   D 从兴京到盛京/102   E 关外柳条边/105   F 流人对辽宁开发的贡献/108   G 纳兰性德与王尔烈/112   H 《红楼梦》与辽东民俗/116 第五章  走向近现代的历史脚步   A 西风东渐酿变局/122   B 对外开放两港口/124   C 书院诗社,文化唱和/128   D 西方文化潜滋暗长/131   E 迅速发展的工商和交通运输/134   F 舶来化的新市区/140   G 奉天建省之后/143   H 从辽北走出来的中国电影之父/149 附录 辽宁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15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65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