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珍品(一)

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珍品(一)

  • 字数: 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美术出版社
  • 作者: 辽宁省博物馆 编者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1446132
  • 版次: 1
  • 开本: 12开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历来从事书法艺术者,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池作业,藉以奠定基础,从而循序渐进,方能探骊得珠,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早已成为认可的不刊之论。过去,限于科技水平,只能以石刻碑志和丛帖拓本为临池对象,还出现了欧、颜、柳、赵以及苏、黄、米、蔡诸大家,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很好成就,莫不通过对前贤碑帖拓本的摹写,艰苦实践,从而各自树立旗帜,成为后世的楷范。如是层层积累,形成我国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辉映古今。作为碑帖拓本,毕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尽管经过高手勾勒上石,或在枣木上精雕细刻,能使原来墨迹的形体结构得以再现,但欲进一步探究真迹的风韵,在拓本上则难于窥见庐山真面目,故有望洋兴叹之憾。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日渐昌明,二十世纪以来的印刷术,日新月异,它不但能够将历代善本碑帖影印成册,大量提供,尽呈书法爱好者之前,作为借鉴和临习的课本。尤为可贵的是,人们可以藉此观赏书家传世墨迹的本来墨米。精美的复制品,可以起到代替真迹的作用。因为它能全部体现原作中笔画的使转、顿挫、轻重、缓急的微妙处,又能反映墨气的浓淡、过笔变换、多姿多态的韵致,岂但下真迹一等,于原作实可乱真!以上提到碑帖及其印刷技术对书法爱好者带来的福音,它已具备充分条件复制传世历代大书法家的墨迹,而辽宁博物馆正好庋藏大量的法书真品,面向社会,为了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多地看到墨迹,经过鉴定,先精选出历代名家名作十种,商得辽宁美术出版社同意,陆续印制发行,随后根据社会上的需求,还将增选若干种,庶几积腋成裘,自成体系,蔚为大观。这不仅能使书法艺术爱好者获得称心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使历代名家翰墨得以重光于今日,承先启后,从而发扬光大,有功书苑,陴益匪浅。 
内容简介
历来从事书法艺术者,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池作业,藉以奠定基础,从而循序渐进,方能探骊得珠,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早巳成为认可的不刊之论。
过去,限于科技水平,只能以石刻碑志和丛帖拓本为临池对象,还出现了欧、颜、柳、赵以及苏、黄、米、蔡诸大家,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很好成就,莫不通过对前贤碑帖拓本的摹写,艰苦实践,从而各自树立旗帜,成为后世的楷范。如是层层积累,形成我国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辉映古今。
作为碑帖拓奉,毕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尽管经过高手勾勒上石,或在枣木上精雕细刻,能使原来墨迹的形体结构得以再现,但欲进一步探究真迹的风韵,在拓本上则难于窥见庐山真面目,故有望洋兴叹之憾。
目录
总序
宋张即之大字行书杜诗
宋王诜行书墨蹟二种
宋陸游行草自书诗
元赵孟頫书苏轼煙江疊嶂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