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彩色摄影技术与技巧

现代彩色摄影技术与技巧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作者: 马松年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6029326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写作的宗旨就是试图对现代彩色摄影技术进行全面的阐述,既包括数字摄影,也包括传统的胶片摄影。通过传统摄影对影像质量(影调、细部和颜色)的分析、认识和实践,树立起正确的概念,并逐步对摄影影像的技术质量具有敏锐和准确的辨识能力,也为对数字摄影技术的把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对数字摄影过程的认识,通过对数字摄影的硬件系统和相关设备的了解与掌握,并逐步熟练、灵活地掌握计算机处理彩色影像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工具,比较充分地发挥数字摄影技术的优势和操作潜力,创作和制作出更为丰富、多样、新奇、逼真、完美的摄影影像,并成为适应现代摄影发展的具有全面技能的摄影者。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从传统胶片摄影和数字摄影两大领域入手,对现代彩色摄影技术的原理、规律、操作及应用等各方面作全面的阐述。一方面,通过传统摄影对影像、质量(影调、细部和颜色)的技术控制和分析,帮助读者树立起正确的概念,并逐步对摄影影像的技术质量形成准确敏锐的辨识能力,也为对数字摄影技术的把握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数字摄影的硬件系统和相关设备,以及计算机处理彩色影像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的介绍,让读者能更好地运用这些工具,充分地发挥数字摄影技术的优势和操作潜力,创作和制作出更为丰富多样、新奇逼真、完美呈现的摄影影像。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兼备的现代彩色摄影著作。书中配有大量彩图和黑白随文图,十分便于读者的认识理解和学习操作。
作者简介
马松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曾任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摄影技术特别是彩色摄影技术方面的教学,并多年从事摄影影像的色再现的研究工作。已出版的著作有《感光胶片的原理与应用》(合著)、《感光材料应用基础》以及《现代影视技术词典》有关色彩学部分的内容,其中《感光胶片的原理与应用》一书曾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教材一等奖、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光色知识基础 1-1 三原色视觉原理与加色效应    一、光的本质   二、光源   三、三原色视觉原理   四、加色效应 1-2 物体的色与减色效应   一、颜色产生的途径   二、物体对光的吸收与物体的色   三、减色效应   四、光源色对物体色的影响   五、物体的表面反射 1-3 视觉适应   一、亮度适应   二、色觉适应   三、其他视觉现象 1-4 色的基本特征   一、色的基本特征   二、基本特征的相互影响   三、HSB颜色空间 1-5 色的表征方法和颜色空间   一、色谱法   二、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三、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 1-6 彩色影像色形成的方法   一、加色法原理   二、减色法原理 第二章 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与冲洗 2-1 彩色感光材料的种类   一、彩色负片   二、彩色正片   三、彩色反转片   四、彩色照相纸 2-2 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   一、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图   二、各构造层的主要功用   三、乳剂层的感色性及其排布顺序   四、成色剂 2-3 彩色胶片的DX码   一、DX码概述   二、DX码的组成及基本内容 2-4 彩色感光材料成色过程及冲洗工艺流程   一、负-正过程   二、反转过程 2-5彩色影像的保存   一、暗保存   二、亮保存 2-6 彩色正像制作中的校色配光   一、造成画面偏色的原因    二、负-正过程的配光    三、正-正过程的配光 第三章 彩色胶片的感光特性 3-1 感光特性曲线   一、感光测定概述   二、感光特性曲线   三、感光测定的技术条件   …… 第四章 数字摄影系统 第五章 数字照相机的特性及其设计 第六章 彩色摄影操作技术与技巧 第七章 彩色画面的计算机处理 附录1 附录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