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吴凤鸣文集(第2集)

吴凤鸣文集(第2集)

  • 字数: 2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吴凤鸣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21849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凤鸣文集(第2集)》主要内容简介:2006年,在庆祝吴凤鸣同志80华诞出版《文集》(靠前集)时,我在《文集》“序”中对他的基本情况作过比较系统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值得着重说的是,在这五年间,他在地质学史、地学哲学等领域又做过一些新的探讨与研究,发表了一些深受欢迎的论文。这第二集就是从他五年间发表的三十余篇文章中精选22篇为主要内容,其特点是这些文章基本上都在地矿系统的报刊上发表过。有几篇文章曾以整版篇幅刊登,说明深受编辑部的重视。诸如《恩格斯关于地质学的论断》,发表在《地质勘查导报》(2006.9.6);《霍芬其人及宏著(中国)》,发表在《地质勘查导报》(2005.10.11);《中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之人物成果及其历史》,发表在《中国矿业报》(2009.4.28);《中国地学会:中国地质学发展目前的一盏明灯》,发表在《中国矿业报》(2009.12.26):《一部西方译著{地学浅释)的魅力――在晚清“维新”、“变法”中的影响和作用》,发表在辽宁《国土资源》(2007.9.15)一篇《从几首古诗浅论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三个报刊几乎同时刊登.同时,还有另一个特点:这些文章也多在他参与、发起、筹备、创立的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地学哲学委员会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所主编的《地质学史论丛》、《地学哲学文库》、《科技术语研究》中发表。他一直情系这三个单位,执着地关怀着他们的发展与繁荣。 
目录
一、地质学史
中国早期地质学史研究的特点
中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之人物成果及其历史
霍芬其人及宏著《中国》――为纪念霍芬逝世100周年而作
中国地学会:中国地学发展史上的一盏明灯――为纪念中国地学会创建百年而作
一部西方译著《地学浅释》的魅力――在晚清“维新”、“变法”中的影响和作用
丁文江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科学派的主将
地球科学的国际合作
二、地学哲学
恩格斯关于地质学的论断――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而作
地学哲学委员会20年来对矿产资源研究成果的简述
从地质学的“三多三少”再论中国大地构造学和中国成矿理论是创新的亮点
浅析我国能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关于当代地球科学发展趋势的点滴认识
关于当代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的点滴评述(学习笔录)――为第16届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年会而作
从几首古诗浅论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张文佑断块构造学发展观及其在地学哲学上的贡献――导师张文佑院士诞辰百年祭
从近年我国找矿的突破,再论《找矿哲学概论》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朱训地学哲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暨朱训同志从事地质工作60年庆贺会上的发言
关于水、水资源学科的几点论说――学习《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点滴启示
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发展简史
三、科技术语学
绽放在科学的春天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过程回顾
斯人远去薪火相传――深切缅怀钱三强主任
从“格致”到“科学――浅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震旦”一词的溯源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关于名词与术语是否同义词的讨论
附录
吴凤鸣略传
吴凤鸣1950-2003年编译著述目录
吴凤鸣近期发表的部分著述(2003-2011年)
荣誉证书
聘书
学术活动
生活掠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