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编 著
  • 出版日期: 200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4645388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遗产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天天会面对。多种资源相互制约的结果,新的发展往往并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常常会表现为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还很强烈。由于我们的遗产太多太丰厚,保护的压力十分巨大。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来认识、各自知识积累和实践讨论这个面对历史、面对未来的话题,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份贡献。 遗产保护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事业,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不仅仅是保护的投入,也需要加大研究的投入,此外,还需要探索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进行保护和深度开发,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遗产经济学。 而对于学者,则是有责任来揭示遗产的多重价值,然后把研究的成果透过媒体来影响公众。让公众有选择地进行交流和互动,真正使公众从遗产中达到文化认同,这样才是遗产长期可持续保护的基本路径。
目录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思考 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与保护途径的多样性 文化遗产多样性保护之我见 开发与利用是遗产保护的基础 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误区 自然遗产的普遍教育意义 生态安全是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大前提 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江并流: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典范 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 确认遗产的普遍价值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第一要素:价值的延续 遗产保护主体的多元化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遗产保护与媒体宣传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形之上下话遗产 从理念上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遗产:民族的“种质资源” 昆明世博园可以成为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 专家简介 部分媒体报道 后记 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