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让学术走向大众
让学术中的真知灼见遇见更多的读者
字数: 226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西书局有限公司
作者: 毛志辉著 著
出版日期: 2019-03-01
商品条码: 978754751488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让学术走向大众》旨在通过对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图书的评论和解读,让大众了解、接受并读懂学术性图书。书中所有文章均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等主流媒体发表,被《新华文摘》、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和门户广为转载。全书分为五卷,卷一“让学术走向大众”,介绍了笔者编辑生涯中编辑出版的一批历史、社会类学术图书,其中不乏学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卷二“书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承重墙”,通过对一批文化人的作品及其治学的解读,阐发阅读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卷三“在继承中开拓”,收录了多篇出版生涯中的感悟文章;卷四“自西徂东”,主要从中西文化融合入手,从一些知名人物入手探讨印刷术、科技史。卷五“跨越时空的交流”,既有对几位作者的缅怀,也有对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品或传记的解读,试图通过阅读去感知、理解人性的种种。
作者简介
毛志辉,浙江义乌人,副编审,书评人。在出版社从业8年,主持中央重大、国家重点、重大出版工程多项,作品散见于《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华读书报》等,《新华文摘》、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转载。
目录
目 录 卷一 让学术走向大众 中国纸史研究的通史鸿篇 …… 003 一个民族的本土历史发声 …… 008 依稀犹存驼铃声 …… 012 让学术走向大众 …… 018 李约瑟留给我们的另一笔财富 …… 022 科学史上那个众神狂欢的时期 …… 031 中西医学交流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037 章太炎:从传统到现代 …… 042 中国文化谁托命 …… 048 疏通中西与学术承启 …… 054 清季民初的读书人与社会 …… 059 中国留美学生与基督教精神的相遇 …… 064 基督教史:从“边缘”到“中心”的转换 …… 071 从宗教理解美国社会 …… 077 中国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 …… 082 可持续发展与我们的责任担当 …… 087 台湾经济的连续性与断裂性 …… 092 卷二 书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承重墙 文化的“破坏”将会带来什么? …… 099 战争是植根于人性的文化现象 …… 104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调适 …… 112 为人类的困境寻找出路 …… 118 科学其实“囧囧有神” …… 122 一位科学通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思索 …… 127 用故事演绎科学的精彩 …… 132 知识的演化及其历史生态 …… 137 阅读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 143 书之重,评之轻 …… 148 书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承重墙 …… 154 方志地图中的历史文化传承 …… 159 中国金融史的一个生动缩影 …… 165 域外汉学如何影响中国史学? …… 171 “默默无闻”的美国汉学先驱邓嗣禹 …… 178 卷三 在继承中开拓 学术出版的责任担当 …… 185 我编过的三本书 …… 196 学术与实用价值俱佳的出版论著 …… 204 图书定价与出版业诸问题 …… 210 在继承中开拓 …… 223 卷四 自西徂东 王韬为什么没有选择西式活字印刷技术? …… 243 自西徂东:十九世纪中文印刷的嬗变 …… 252 西学、传教士和王韬的春秋历学著作 …… 257 国际科学史研究院的中国成员 …… 287 “苦心孤诣”推出的“伪书” …… 295 一部带有瑕疵的历史作品 …… 303 卷五 跨越时空的交流 怀念印刷史研究的“不老松”万启盈 …… 317 为什么要重读费孝通? …… 328 跨越时空的交流 …… 332 著名诗人、装帧艺术大师曹辛之 …… 337 胡道静:报人·编辑·史家 …… 344 附录 出版新兵的朴素与真实 …… 355 穿越千年,做一次科学精神的找寻 …… 358 后记 …… 361
摘要
自序 有一些经历,难以言喻 离开出版业已经整整五年了。 从2006年到2013年的八年时光,留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作为一个“爱书人”,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必将终老于与书打交道的“编书匠”生涯。而命运居然在2013年底拐了一个弯,真的让人始料未及,甚至至今想来都有些不可思议。 那些年的编辑经历,给了我太多的历练和成长。在我所责编的一百多部图书中,不乏高端的学术读物和重大的出版工程,我总是要求自己把每一部书都做成精品。源于对“编辑”这一职业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仰,我在个人品位、辨别能力、判断力、条理性以及工作热情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到金融行业工作后,有领导多次评价我:“你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我想,“缺点和优点”大概指的就是我作为“编书匠”时所养成的一些习性吧。 那些年的编辑经历,让书成为我生活中难以或缺的伴侣。无论是编书、读书还是买书,于我而言,都是人生乐事。离开了出版界后,我对图书的热爱并没有减去分毫,只不过把编书的热情转化为了购书的“雅好”,每年购置的图书大概总有上百种。正如梭罗所说:“我们居住的这个离奇的世界,不仅仅便利,而且奇妙;不仅仅有用,而且美好;不仅仅供人使唤,还能拿来赞叹和欣赏。”我常常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缺少了书,大概也就缺少了一大半的乐趣吧。当然,这种乐趣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毕竟于我而言不过是种狭隘的嗜好,不是为了追求学问,也不是为了较量版本,更不是装点门面,究其根本,只是把书当成了朋友,希望在生活中求点慰藉罢了。尤其是拥有一本好书时的那种感觉,是那么地奇妙和美好,以至于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来自心底的平静、优雅、满足,也便不会再斤斤计较于现实生活中的磕磕绊绊、缺斤短两、冷热沉浮。 那些年的编辑经历,使我与文字结下了不大不小的缘分。如果说,做好出版工作于我这样一个“工科男”而言已经有些“勉为其难”,提笔写作,就真的是“不自量力”了。但每次出版一本书后,我都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仔细地观察和品味她,并希望为她留下点什么。也因为这份爱的驱动,让我斗胆提笔写作,在深知自己的谫陋之余,还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各种不成熟的文字。尽管不做图书编辑已经有几年,我仍会习惯于为自己翻阅过的书写点什么,这也算是那段职业经历所遗留的“恶习”之一吧。 我想,每个人回首自己年轻时的过往,都会有一段段复杂交织的故事。故事里应该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有虚怀若谷,也有自以为是;有从容自若,也有狼狈不堪。于我而言,往事历历在目,只是无法一一记录,能够留给岁月的,或许也就只有曾经写下的那些文字了。 那么,就以这本小册子,权且作为对那些年历程的一份小小的总结和致敬吧。收入本书的文章,基本都在《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上海书评》《中国图书商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自然科学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过。囿于我自身的知识面和认知力,这些文字,必定会存在偏颇和讹误,也只能恳请广大读者原谅了。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