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隐性符号的文化释义:基于形式美感的现代设计研究

隐性符号的文化释义:基于形式美感的现代设计研究

  • 字数: 30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文静//庞杰 著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3962594
  • 版次: 1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是其自身发展和现代设计追求文化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借助对艺术的符号化挖掘,促进地域性艺术的“视觉化再生”,对于新时代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的视觉化“活态”是当前阶段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设计实施手段与设计目标达成渠道,它必将推动传统民间符号精神和现代设计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文静、庞杰著的《隐性符号的文化释义--基于形式美感的现代设计研究》是研究此的专著。
作者简介
文静,1981年出生于河南许昌,2004年7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同年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研究。
现为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教师,目前已发表各类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著有专著《大美民艺一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传统工艺的独特性研究及设计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目录
第一章 隐性符号与艺术的概念
第一节 隐性符号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符号与艺术的融合
第二章 民间艺术中的隐性符号
第一节 民间艺术隐性符号的溯源和文化内涵
第二节 民间艺术隐性符号的特征
第三节 隐性符号的应用
第三章 隐性符号释义
第一节 视觉符号――让画面“动”起来
第二节 文化符号――让受众“动”起来
第三节 语言符号――让设计产业“动”起来
第四章 隐性符号中的形式美感
第一节 抽象与具象并行
第二节 理性与感性共生
第三节 保守与创新齐驱
第五章 文字中隐性符号与现代设计研究
第一节 文字符号精神促进艺术化图形设计
第二节 文字符号审美的设计表现手法
第三节 文字符号审美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第六章 图案中隐性符号与现代设计
第一节 图案中的符号渊源
第二节 图案的形意化符号表现手法
第三节 图案的符号审美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第七章 色彩中隐性符号与现代设计
第一节 色彩运用观与五行色彩符号
第二节 五行色彩符号观的文化溯源
第三节 符号五色观的设计应用
第四节 五行色彩的使用规范与设计应用
第五节 意象化色彩隐性符号搭配规律及意义
第八章 民间艺术隐性符号与审美文化内涵
第一节 民间艺术隐性符号的天人合一观念
第二节 民间艺术隐性符号的以人为本观念
第三节 民间艺术隐性符号的求吉避凶观念
第九章 现代设计中符号的分类与应用
第一节 现代设计符号中的隐性符号的分类
第二节 现代设计符号中的显性符号与隐性符号
第三节 现代设计显性符号与隐性符号的应用观
第十章 隐性符号的语意表述与现代设计的转换
第一节 隐性符号的视觉化冲击力
第二节 现代设计语境下隐性符号的“再生
第三节 隐性符号设计转换的意义
第四节 隐性符号设计转换的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