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农村书写

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农村书写

  • 字数: 2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靳明全 编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80752966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指的大后方是一个兼具空间时间意义的词汇。战事进展,使作为空间的大后方处于变动之中。华北七?七事变肇始,在抗日战争靠前阶段,中国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很多地区可为抗战大后方。武汉落入日本侵略军之手后,在抗战第二阶段很长时期的战争相持中,中国西南、西北很多地区为抗战大后方。本书的大后方主要指第二阶段未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而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以重庆陪都为中心的西南、西北的广大地区。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农村书写正是以这些地区的抗战作家所描写的农村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以延安为中心的未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可称为解放区。本书也将解放区的部分抗战作品作为考察对象。
目录
第一章论艾羌抗战长篇小说的多重意蕴及其矛盾性
第二章《淘金记》还原抗战背景下普遍的生活真实
第三章吴组缃大后方农村写作的艺术特色
——以《山洪》为例
第四章分裂与整合
——《吕梁英雄传》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五章沈从文自身以及笔下大后方"乡村人"的抗战
第六章田涛抗战小说《希望》的伦理学阐释
第七章《山谷》的空间叙事与文本分析
第八章论端木蕻良抗战小说中的关东文化及反抗者形象
第九章大后方抗战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第十章从《敌与友》看老舍的创作特色及历史局限
第十一章抗战时期王西彦乡土小说的艺术特色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