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和东南亚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中国和东南亚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铜鼓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国内外广泛调研之果
  • 字数: 3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万辅彬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46937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该书是我国铜鼓科技考古与铜鼓文化的著名学者、广西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万辅彬等人的新著作,也是 2017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子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的最终成果。该研究成果是基于对国内外广泛的实地调研而做的,可谓是研究扎实、资料翔实,具有很多创新点,值得一阅。
内容简介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众多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由铜釜演化而来的,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在古代,铜鼓是权力与财富象征的重器,是沟通人与神的祭器,类似于中原的铜鼎。中国是铜鼓的发祥地,是铜鼓文化的源头,出土的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也是当今活态铜鼓文化最兴盛的国度。 国际上很多学者对铜鼓有研究。1901年,荷兰汉学家狄葛乐(De Groot)第一次介绍了中国南部少数民族的铜鼓;1902年,奥地利学者弗朗茨·黑格尔(Franz Heger)完成了铜鼓研究的集大成的专著《东南亚古代金属鼓》,其中对中国铜鼓和铸造情况没有提及;几位日本学者对中国南方和越南的铜鼓进行了较浅的调查研究。 本书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子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不仅全景式地、多层面地介绍了中国铜鼓研究的历史和状况,也对全世界铜鼓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借鉴近年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经验,通过对中国和东南亚7个国家铜鼓文化的历史考察和重点田野调查,阐述了保护铜鼓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作者参与的铜鼓文化保护活动,提出以“四化”(数字化、活化、进化和符号化)为核心的铜鼓文化保护理论,为全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鲜活的、比较成功的样本。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铜鼓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的铜鼓研究
二、国内的铜鼓研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及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基本思路和创新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铜鼓文化的重要性
第一节 铜鼓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一、铜鼓的起源
二、铜鼓文化的传播
三、铜鼓的分期与分类
第二节 铜鼓与稻作文化
一、孕育铜鼓文化的那文化
二、铜鼓艺术与那文化
第三节 铜鼓与铜鼎
一、铜鼎和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
二、铜鼎与铜鼓社会文化功能比较
第四节 铜鼓与东南亚铜鼓文化圈
第三章 铜鼓文化现状调查
第一节 铜鼓文化曾经遇到的摧残
第二节 从活态铜鼓文化看铜鼓文化现状
一、文献资料中的广西铜鼓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村寨铜鼓文化的复兴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活态的铜鼓文化
四、贵州省活态铜鼓文化概览
五、活态铜鼓文化的困境
第三节 东南亚的铜鼓文化
一、铜鼓在东南亚各国的分布
二、越南铜鼓概况
三、老挝铜鼓调查
四、印度尼西亚铜鼓调查
五、泰国铜鼓调查
六、缅甸铜鼓调查
七、柬埔寨铜鼓调查
第四节 铜鼓文化是亟须保护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铜鼓文化是活态文化
二、铜鼓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章 铜鼓文化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化里村白裤瑶铜鼓的田野考察
二、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二节 贵州省布依族铜鼓文化与“十二则”的传承
一、布依族铜鼓习俗
二、布依族铜鼓“十二则”鼓乐
三、布依族铜鼓的传承和保护
第三节 铜鼓铸造技艺的保护与发展
一、铜鼓的铸造工艺
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间复兴的铜鼓铸造工艺
三、南宁市张焕秋师傅用失蜡法铸造铜鼓
第五章 铜鼓文化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节 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与基本措施
一、保护的理念
二、保护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保护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实现
一、政府部门主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二、发挥博物馆保护和宣传铜鼓文化的特殊作用
三、营造宽松的文化生态,引导民众自觉保护、传承铜鼓文化
四、组织并鼓励铜鼓艺人传、帮、带
五、发挥学者和研究部门的智库作用
六、鼓励企业开发与赞助
七、推动媒体积极宣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图书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