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珍品(三)

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珍品(三)

  • 字数: 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美术出版社
  • 作者: 辽宁省博物馆 编者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1446286
  • 版次: 1
  • 开本: 12开
  • 页数: 6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历来从事书法艺术者,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池作业,藉以奠定基础,从而循序渐进,方能探骊得珠,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早巳成为认可的不刊之论。
过去,限于科技水平,只能以石刻碑志和丛帖拓本为临池对象,还出现了欧、颜、柳、赵以及苏、黄、米、蔡诸大家,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很好成就,莫不通过对前贤碑帖拓本的摹写,艰苦实践,从而各自树立旗帜,成为后世的楷范。如是层层积累,形成我国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辉映古今。
作为碑帖拓奉,毕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尽管经过高手勾勒上石,或在枣木上精雕细刻,能使原来墨迹的形体结构得以再现,但欲进一步探究真迹的风韵,在拓本上则难于窥见庐山真面目,故有望洋兴叹之憾。 61

 
内容简介
历来从事书法艺术者,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池作业,藉以奠定基础,从而循序渐进,方能探骊得珠,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早已成为认可的不刊之论。过去,唱于科技水平,只能以石刻碑志和丛帖拓本为临池对象,还出现了欧、颜、柳、赵以及苏、黄、米、蔡诸大家,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很好成就,莫不通过对前贤碑帖拓本的摹写,艰苦实践,从而各自树立旗帜,成为后世的楷范。如是层层积累,形成我国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辉映古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