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画图成意.画图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创意

画图成意.画图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创意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 作者: 罗明 著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80752617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符号的表意特征,一般不以物质实体性的意义象征模式体现,如传统艺术、工艺、价值观念、知识等,较多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精神象征层面;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符号的表意特征,则是多以物质实体性事物为表意本体,以物赋形,以形呈象,以象表意,从而展示其文化符号之内涵特征或意义象征。所谓"历史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符号或精神形态的文化符号,传递表达的正是人类的历史记忆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在当代的回响。
作者简介
罗明,男,1956年生。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当代成都简史》(合著),编著:《人生十万个为什么(中年卷)》及论文多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成都平原的地缘文化形态
第一节成都平原的地缘文化形态
一、"外缘屏障",自然地理天然屏障
二、"内缘环抱",广义的成都平原
第二节"天府陆海":自然向人生成
一、"天府陆海"的两种阐释
二、"自然向人生成"
第三节地缘文化的"源"与"流"
一、江源文明
二、精神方式的符号载体
三、古代地缘政治格局
第四节历史文化资源的两种符号形态
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符号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符号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
……
第二章古蜀神,言语背后的语言
第三章溯洄从之,心随江水,水从心
第四章碧草春色,蜀汉千秋英雄气
第五章唐音流韵,永陵伎乐承文华
第六章诗人流寓,月白风清一草堂
第七章丽质崇高,江楼诗魂锦水云
参考文献资料要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