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哲学论衡

中西哲学论衡

  • 字数: 3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世界书局
  • 作者: 无 著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5060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西哲学论衡(第二辑)》主要内容包括: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为中国哲学辩护、“量”与“所量”关系新解、——借鉴现象学探讨熊十力的“量论”规划、名学与概念研究、——探索一种哲学方法、中西哲学生存状态视角之差异研究等。
作者简介
余治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特色学科带头人
周明俊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徐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海振华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目录
西学探要
认同与本质——现象学、舒兹与沃格林通信
德性伦理的情感主义话语——休谟伦理学析论
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探索
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
“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
中学揽胜
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
多棱透视
为中国哲学辩护
“量”与“所量”关系新解西学探要
认同与本质——现象学、舒兹与沃格林通信
德性伦理的情感主义话语——休谟伦理学析论
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探索
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
“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
中学揽胜
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
多棱透视
为中国哲学辩护
“量”与“所量”关系新解——借鉴现象学探讨熊十力的“量论”规划
名学与概念研究——探索一种哲学方法
中西哲学生存状态视角之差异研究
哲海采撷
行为逻辑论纲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去国还乡——知识人自愿去农村:世界范围内的考察
自由意志:约束条件下的自由选择
佛学荟萃
中古汉译佛典里的“世界”概念
《成唯识论》“三性说”的哲学内涵——以“染净依他”为中心的探讨
从哲学诠释学到本体诠释学:美学问题
《中西哲学论衡》(年刊)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