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考据学论稿

考据学论稿

  • 字数: 79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 作者: 汪啓明 著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80752307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書约七十餘萬言,洋洋灑灑,於考據學之名義、内涵、方法,論述精審,舉證翔實,極富可讀性。把考據學作爲一個學科體系來論述,探討它的學科屬性和基本方法,這樣的成果遺不多見。
考據學是一門傳統的學問。它歷史悠久。發生於兩漢,發展於唐宋,至清朝而達到頂峰。它考校文字,詮釋名物典章制度,從而有助於前代文獻之閱讀、器物之鑑識,以期瞭解古代社會生活、思想文化,是治文史學科不可或缺的手段。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工具,欲瞭解古人之生活,通古人之心志,必自文字始。透過文字,瞭解它記錄的語言,也就是讀懂古書,是傳統考據學的重要方法。"考文自知音始",啟明從傳統的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諸方面人手,闡述了考據學的學術思想和方法,把考據學的理論和實踐植根於堅實的基礎上,時有新的見解。
目录
第一章"考據"溯源·"考據學"概念辯正
第一節考據和考據學
1."考據"識小
2.考據學
3."考據學"諸說評議
第二節考據學的學術價值
1.考據的必要
2.考據學的重要
第三節考據學的學術宗旨與内容
1.考據學的基本精神
2.漢學與宋學
3.考據學的特點
4.考據學的再思考
第四節考據學的基本方法
1.考據學·歸納法
2.考據學·演繹法
……
4.傳播模式的張力
第七節《周易參同契》作者新證(一)
——哲學?宗教學?語言學
1.參同契作者史料爬梳
2.《參同契》作者史料鑒別述要
3.魏伯陽地望考
5.本文結論
第八節《周易參同契》作者新證(二)
——哲學?宗教學?語言學
1.《周易參同契》的用韻特色
2.處理韻例、韻段與合用、獨用幾種情沉的說明
3.關於《周易參同契》韻例
4.《周易參同契》陽聲韻韻譜
5.《周易參同契》陽聲韻分析
6.《周易參同契》陰聲韻韻譜
7.《周易參同契》陰聲韻分析
8.《周易參同契》的入聲韻韻譜與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