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 叔本华 著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2843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伟大哲人叔本华的巅峰杰作,迷茫者的灯塔之书,被誉为通俗实用的哲学入门经典。 ★翻开本书,彻底读懂“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 ★本书能帮助我们在茫茫人世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坦然无畏、宠辱不惊,幸福度过一生。 ★通俗易懂的文字,清秀疏朗的版式,这是一本小巧的智慧之书,让你读懂通透的人生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取自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一书,是他的晚年著作,也是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以简洁优雅的文笔,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等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地教导人们如何获得幸福,值得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富商家庭。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从25岁开始,他发表了很多作品,但大多都无人问津。直到65岁时《附录和补遗》出版,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下声名鹊起,其中就包括《人生的智慧》。
目录
在这部小书里,我所讲的“人生的智慧”是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的,人生的智慧在这里就是指如何安排生活的艺术,以便使我们的一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快乐和成功;有关这门艺术的理论可称之为“幸福论”,因为它教导人们如何去享有幸福的人生。或许,这样的一种生存可以说是绝对优于非生存的,如果我们是从纯粹客观的角度去看,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是经过了我们冷静和缜密的思考的话(因为这里涉及主观的判断)。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推断,我们依恋于这种生存是因为其本身的缘故,而不仅仅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希望这一生存能够永远延续。 当然,人生是否或者能否与如此定义的生存相吻合,还是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的哲学体系对此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但哲学上的幸福论却必须对这一问题预设肯定的答案。在我的一部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第四十九章里,我已表明过我的观点:这一假设(预设)的主要依据是错误的。因此,在阐述这一生存的艺术时,我不得不放弃这更高一级的形而上和道德的审视角度,而迁就于我自己理论中所形成的观点。我在这里所讲的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都经过了折中的处理,也就是说,在这本书里我所采取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用的观点,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了这一观点根子里必有的弊端。因此,我的论述只具很有限的价值,其实,幸福论(eudamonologie)这个词本身就是个委婉语。另外,我的议论也谈不上完整彻底,因为这一题目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如果要是全面展开这个话题,我就不得不把前人在这一方面已有的论述再重复一遍。 就我的记忆所及,其宗旨与我写这部箴言书大体上相近的,唯有卡丹努斯所写的《论逆境》。他的这本书值得一读,可作为我这本书的补充。虽说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第一部第五章里有几段关于幸福论方面的讲述,可那也只是些泛泛而论。因为汇编别人的话语并不是我的工作,所以我没有利用这些前辈们的著作。尤其是因为在汇编的过程当中,难免会丢失掉自己观点中的独特性,而独特性的观点则是这类著作的灵魂。当然,一般来说,历代的智者总是讲着同样的事情,而构成历代社会绝大多数的愚人们也是做着一样的事情,做着与智者们恰为相反的事情,而且,这种情形仍将会持续下去。正如伏尔泰所说的,“在我们离世时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仍然像我们刚到来时一样的愚蠢和邪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