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二十五期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第二十五期

展现江南历史研究学术成果拓宽区域社会研究专业视野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唐力行 编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46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的作者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给江南区域史的研究带来了不少活力。其中胡箫白的论文从新文化史和景观史角度对南京牛首山在明至清初被塑造成名山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挖掘了景观形成背后的地方政治元素和文化元素。张盛满通过剖析跨越晚清民国的转型知识分子姚民哀复杂且悲剧的人生经历,透视民国边缘知识分子的时代困局。这些论文都颇见新意和功力。
内容简介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入了19篇论文。其中罗晓翔的论文通过对绍兴皂李湖水利史的研究,阐述了对明清江南水利共同体的新认识。冯贤亮的文章则对改革开放后有关明清士人生活的研究做了历史回顾,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江南士人生活研究的范式、路径和研究趋势作了深入阐释。洪煜的论文通过对浙江国民党地方报《正报》的考察,揭示了抗战时期浙江地方的政治风云变幻。刘永广的论文则对上海外滩欧战纪念碑所凝聚的空间记忆进行了梳理。谈群、刘长林合作的论文则通过抗战胜利后江南地区发生的一起社会影响较大的自杀事件,探讨了江南史研究中很少触及的战后逆产处置问题。
作者简介
唐力行,教授、博导、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为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客座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员,苏州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95”规划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国家教委(教育部)规划项目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曾被评为江苏省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著述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图书奖等。本期作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市社科院、南昌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
目录
江南经济
罗晓翔
再论库域型水利集团的生存机制:以上虞皂李湖为中心
尹玲玲
近代上海的食盐生产与消费
江南社会
黄凯凯
从“会馆”到“务本堂”:清代扬州盐商的同业公所
朱慧敏
试论清代徽州家谱村居图与村落形态
董圣兰
同治三年江南乡试的应试体验与日常生活——以柳兆薰为中心
彭志军
城市火灾与近代社会变迁——以苏州为例
谈群刘长林
艰难的审判:战后国民政府逆产处置问题——以1946年常东娥案为中心
江南城市
胡箫白
名山的营造:牛首山与明至清初南京的胜景文化
刘永广
从团结象征到殖民遗迹:上海欧战纪念碑空间记忆的建构与毁灭
江南文化
吴建华
东沙江阴华墅王家枚家世述略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