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研究

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研究

  • 字数: 2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孙军 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92055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研究》的很终研究成果。商事登记档案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管理、服务商事活动中产生的记录商事主体和商事行为核心信息的各种记录材料,对于商事交易的安全和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价值。商事登记档案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商事登记档案的公开获取,但是实践中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设计不合理、限制过多造成利用纠纷不断。对商事登记档案性质和价值的重新认定以及对制度设计理念的准确把握是架构合理的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前提。本书从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出发,以制度的构成要素为分析框架,从制度理念、制度规则和制度实施路径三个角度审视和重构了我国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体系。
作者简介
孙军,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档案学专业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档案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多项重量、省部级项目,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0绪论
0.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研究背景
0.1.2研究意义
0.2文献综述
0.2.1文献综述的主题分析
0.2.2研究现状综述
0.3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0.4研究重点
0.5研究方法
1商事登记档案及其公示性质
1.1“商事登记档案”来源论证
1.1.1“商”“商事”的内涵
1.1.2“商事登记档案”的内涵分析
1.1.3“商事登记档案”的来源
1.2商事登记档案的种类
1.2,1传统的商事登记档案
1.2.2扩展的商事登记档案
1.3商事登记档案与一般档案的区别
1.3.1商事登记档案“有意”生成
1.3.2商事登记档案双重价值重叠
1.4商事登记档案的特点
1.4.1商事登记档案的档案共性
1.4.2商事登记档案的个性特点
1.5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
1.5.1公示的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1.5.2现代商事登记制度的私法属性及公示目的
1.5.3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
2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2.1制度及其功能
2.1.1制度的定义
2.1.2制度的构成
2.1.3制度的社会功能
2.2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2.2.1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含义
2.2.2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构成
2.2.3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功能
3我国的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3.1工商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3.1.1工商登记档案概述
3.1.2工商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3.1.3工商登记档案查询纠纷及分析
3.1.4工商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缺漏
3.2房产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3.2.1房产登记档案概述
3.2.2房产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3.2.3房产登记档案查询纠纷及分析
3.2.4房产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存在的问题
3.3我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症结
3.3.1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规则设计欠合理
3.3.2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方式待完善
3.3.3商事登记档案保管方式需改进
3.4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病症根源
3.4.1公示功能不足
3.4.2管理思维固化
4国外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4.1美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4.1.1美国公司注册程序
4.1.2美国公司登记事项
4.1.3美国公司登记信息公开获取制度
4.2英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4.2.1英国公司登记制度
4.2.2英国公司登记事项
4.2.3英国公司登记信息公开获取制度
4.3德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
4.3.1德国商事登记制度
4.3.2德国公司登记事项
4.3.3德国公司登记信息公开获取制度
4.4国外商事登记公开获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4.1商事登记更重私法属性
4.4.2公开获取的信息内容完备
4.4.3公开获取方式便捷
5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公示理念
5.1我国商事登记制度重公法功能轻私法功能
5.2我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公示功能不足
5.2.1公示信息是西方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价值核心
5.2.2公示功能不足是我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欠缺
5.2.3商事登记制度公私法属性的融合趋势
5.3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公示理念
5.3.1契合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发挥其社会价值
5.3.2关注商事登记的私法属性,强化公开获取制度的公示功能
5.3.3提升公开获取制度的公示理念,实现制度设计的终极目标
6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规则设计及实证分析
6.1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规则设计的一般原则
6.1.1适应制度环境条件的原则
6.1.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6.1.3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原则
6.2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规则完善的具体要求
6.2.1商事登记档案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
6.2.2合理应用分类查询原则
6.3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规则完善实例
6.3.1《保密法》的缺陷及完善
6.3.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难题及解决对策
6.3.3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修订——以《工商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为例
7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机制
7.1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方式的设计思路
7.1.1改善商事登记档案的管理现状
7.1.2满足商事登记档案的社会需求
7.1.3适合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
7.2现有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方式的完善
7.2.1商事登记档案的主动公开方式及完善
7.2.2商事登记档案的被动公开方式及完善
7.3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的创新路径
7.3.1系统内部商事登记档案查询门户网站建设及实证分析
7.3.2跨机构商事登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保障机制
8结论
8.1本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2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8.2.1商事登记档案及其公示性质
8.2.2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构成要素和社会功能
8.2.3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现状调研及分析
8.2.4国外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经验借鉴
8.2.5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公示理念
8.2.6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规则的完善建议及实证分析
8.2.7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机制
8.3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8.4本书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摘要
前  言
商事登记档案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管理、服务商事活动中产生的、记录商事主体和商事行为核心信息的各种记录材料,对商事交易的安全和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价值。商事登记档案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商事登记档案的公开获取,但是实践中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设计不合理,限制过多造成利用纠纷不断。对商事登记档案性质和价值的重新认定以及对制度设计理念的准确把握是架构合理的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前提。项目的研究受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制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的启发,从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出发,以制度的构成要素为分析框架,从制度理念、制度规则和制度实施路径三个角度审视和重构了我国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体系。
论文第1章主要是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等内容的介绍。
商事登记档案”是本人近几年学术研究中归纳出的一个新的档案门类,在档案管理实践中涵盖了工商登记档案、房产登记档案、土地登记档案等专门档案的类别。“商事登记档案”是一个新的名词,还没有得到档案理论界的关注和认同。为此,论文第2章对“商事登记档案”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论证。首先以“商”、“商事”概念的内涵及其变化为基础,借鉴法学分析的方法界定了“商事登记档案”的定义,并从逻辑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证;接着以此为依托,将商事登记档案的种类划分为传统的商事登记档案和扩展的商事登记档案两大类,并分别介绍了工商登记档案、房产登记档案、金融档案、知识产权档案等几种具体的商事登记档案类别;最后归纳了商事登记档案与一般档案的区别,总结了商事登记档案的个性特点,并着重论证了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
论文第3章探讨了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构成和社会功能,为论文构建了分析框架。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是一类具体的、微观的制度类型,是由处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档案公开、查询利用制度构成的,每一个具体的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都是理念、规则和实施方式的有机统一。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除承担制度的基本社会功能外,还发挥着公开或公示商事登记档案信息的特定的社会功能。
工商和房产登记档案查询利用制度是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体系中最为典型的两个类别,文章第4章梳理了工商和房产档案查询利用制度的种类和内容,并以这两种档案的查询争议和诉讼纠纷为分析素材,对其制度的缺漏和问题分别作了归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出现问题的实质原因:公法思维下,行政机关制定的公开获取制度侧重于管理和控制,忽视了应有的公示商事登记档案信息的私法功能;档案思维下,商事登记机关档案室的档案开放缺乏强力的法律规范,致使商事登记档案的公开获取受限较多。这是本文突出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来研究其公开获取制度的出发点和现实基础。
美国、英国和德国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登记机关设置各具特色,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也相对完备。论文第5章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及其登记信息公开获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方式安排,以期对我国完善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提供借鉴。

制度设计理念的准确定位是架构合理的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前提。文章第6章分析了我国商事登记制度和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公示功能的欠缺,并以中西方登记制度公私法属性日渐融合的趋势为依托,提出我国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应重塑公示理念,立足于商事登记档案价值的发挥,构建以公开查询为主,面向公众的公开获取制度,以契合商事登记档案的公示性质,发挥其社会功能。
论文第7章从实现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公示理念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现有的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内容和规则的完善。论文提出了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完善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要求;分析了与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密切相关的《保密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论文也以《工商登记档案的公开获取制度》为例,提出了具体的修订建议和意见。
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的公示理念要求制度实现路径随之的变迁。因此,完善和创新公开获取方式是保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理念能够实现的必然选择。论文第8章主要探讨了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方式的设计思路,提出了现有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方式的完善建议,并从商事登记档案公示特性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方式的创新模式——“系统内部商事登记档案查询门户网站”和“跨机构商事登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其保障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