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考证与释义:出土四古本综合研究/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丛书

考证与释义:出土四古本综合研究/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丛书

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一次收录
  • 字数: 25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西书局有限公司
  • 作者: 宁镇疆、赵争主编 著 宁镇疆、赵争 主编 编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75157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考证与释义:出土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宁镇疆和历史系讲师赵争合编的一部研究论文集,收录专业学术论文17篇,对迄今出土的四古本《老子》,即郭店楚简《老子》、帛书本《老子》、北大汉简《老子》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比较,着重研究这些《老子》“早期传本”的分章、章次、分篇、篇次等结构方面的表现形态及演变。 以《老子》一书为个案,深化了对古书形成的认识,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文献专业研究论文集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宁镇疆和历史系讲师赵争合编的一部研究论文集,收录专业学术论文17篇,对迄今出土的四古本《老子》,即郭店楚简《老子》、帛书本《老子》、北大汉简《老子》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比较,着重研究这些《老子》“早期传本”的分章、章次、分篇、篇次等结构方面的表现形态及演变。 以《老子》一书为个案,深化了对古书形成的认识。
作者简介
宁镇疆,上海大学历史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献及思想,尤其重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近年致力于古书成书问题的研究。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赵争,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
目录
前言 《老子》篇序的新解釋 ……………………………………廖名春 李  程 由簡帛《老子》重論其書之形成和篇章分合 …………………… 虞萬里 《老子》通行本分章問題再探討 ………………………………… 尹志華 北大漢簡《老子》初研 ………………………………… 李  鋭 邵澤慧 虚妄的“道體”:思想變遷下的經典詮釋………………………… 李若暉 《老子》“貴左”、“貴右”觀念中的人類學起源及心理學基礎 …王志平 “盗憎主人,民惡其上”正詁 ——兼談《金人銘》、《老子》的相關問題 ………寧鎮疆 龔 偉 漢代《老子》文本及流傳問題略論 ——以出土文獻爲中心………………………………………趙  争 《老子》第三十六章新研 ………………………………曹  峰  裴健智 《老子》“天下莫柔弱於水”章開頭幾句臆解 ……………………陳  劍 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新探……………白於藍 王錦城 簡帛《老子》“大器免成”、“天象無型”解 ——兼説道家型、器之譬 ……………………………………林志鵬 漢簡本“積正督”與《老子》十六章古義臆詁……………………寧鎮疆 《老子》“食税”平議 ………………………………………………吴毅强 北大漢簡《老子》校讀札記 ………………………………………魏宜輝 帛書《老子》解詁(七則) …………………………………………蕭  旭 索紞寫本《道德經》殘卷文獻價值考論 …………………………蔡  卓
摘要
這本論文集最早緣起於2015年我們召開的關於《老子》古本討論的小型論壇,即“考證與釋義:出土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論文集中的多篇文章都是那次論壇的重要“遺産”。當然,這次論壇也使這本論文集的題目有了現成的選擇。2017年春天,我們又舉辦了“出土文獻與諸子學研究新境——第四届諸子學論壇”學術研討會,學者提交的文章中亦不乏涉及《老子》者。2016年我們以“出土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爲題,申請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創新重大項目,獲得立項。爲了更好地推進這個課題的研究,對學界關於《老子》最新研究動態的把握,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這正是此本論文集編纂的初衷。我們的考慮是,以兩次論壇提交的論文爲基礎,再輔以晚近《老子》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們提出這個想法後,得到不少學界同道的積極回應。這里尤其要向未參加兩次會議的學者如虞萬里、白於藍、李若暉、尹志華等先生表示感謝,他們都是當前出土文獻或《老子》研究的翹楚,幾位先生奉獻的最新成果,爲這本論文集增色不少。廖名春、林志鵬兩位先生都參加了2017年的諸子學會議,但當時提交的論文並非涉及《老子》,獲悉論文集的編纂,兩位先生也慷慨惠賜新作,這也是需要特别表示感謝的。 在中國古代的經典中,像《老子》這樣擁有這麽多出土古本的恐怕絶無僅有。這既是今人之幸,也顯示《老子》這樣一部書在古代傳播、“流行”的程度(現今多謂之“經典化”)。尤其是,各出土古本之間還有或長或短的時代落差,這無疑又給探討《老子》“早期傳本”向今本的演變提供了絶佳的材料。過去學者對“四古本”的研究,無論“考證”還是“釋義”,每每都涉及《老子》“早期傳本”向今本演變的話題,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當前的《老子》研究,已不像郭店簡甚至北大簡剛公布時那麽熱鬧:無論“考證”還是“釋義”,似乎都進入了攻堅期,愈掘進而愈難。我們衷心希望這本論文集的出版能對當前的《老子》研究有所推動。 編 者 2018年5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