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古道官制度研究

中古道官制度研究

  • 字数: 1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刘康乐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0361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中古道官制度研究》从道官制度的历史渊源、宗教政策背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加以考察,研究道官制度在中古时代从产生、发展到确立的历史演变过程,厘清中古道官制度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关系,意在展现中古道官制度的整体面貌,并从中古道官制度中发掘道教深有价值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刘康乐,1979年生于安徽泗县。2004―2007年就读于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师从杨玉辉教授攻读哲学硕士学位;2007―201O年就读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师从朱越利教授攻读哲学博士学位;2010年8月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刘固盛教授为合作导师;2012年6月出站后进入长安大学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学理论、道家、道教等,在《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古社会背景下的道教
第二节 道官制度的相关概念
一 道官
二 道职与道阶
三 道官制度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一 道官制度研究的意义
二 道官制度研究的现状
三 选题依据与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内容概要
三 主要观点

第二章 道官制度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
第一节 上古宗教官吏与宗教管理制度
一 巫史之官与春官南正
二 夏商周三代国家宗教官
三 秦汉时期的宗教官与主管机构
第二节 道教的诞生与道教教团的形成
一 从巫史文化中诞生的古道教
二 汉魏之际早期道教教团的形成
第三节 魏晋时代的国家道教政策
一 曹魏政权的道教政策
二 两晋道教与政治之关系
第四节 天师道团及其祭酒制度
一 祭酒道官与天师治
二 割据时期天师道的祭酒制度
三 北迁后祭酒道官制度的破坏
四 道官制度的改革
第五节 从信仰结构到政治结构
小结

第三章 南朝道官制度
第一节 南朝的道教政策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道官的署置
第三节 道馆制度的建立与基层道官的任命
一 道馆制度的建立
二 南朝道馆经济的发展
三 基层道官的任命
小结

第四章 北朝道官制度
第一节 北魏道官制度
一 北魏的道教政策
二 国家道教管理机构
三 仙人博士
第二节 北齐道官制度
一 北齐的道教政策
二 国家道教管理的中央机构
第三节 北周道官制度
一 北周的道教政策
二 国家道教管理的机构与官吏
第四节 北朝的道观及其管理
小结

第五章 隋朝道官制度
第一节 隋朝的道教政策
一 隋文帝崇奉释道
二 隋炀帝佞佛宠道
第二节 国家道教管理机构
一 崇虚局
二 崇玄署
三 玄坛监
第三节 中央与基层的道官制度
一 以“道门威仪”为中央道官
二 以观主为基层道官
小结

第六章 唐代的道官制度
第一节 国家道教管理机构及其官员
一 寺观监与漆园监
二 崇玄署的沿革
三 左右街功德使总领道门事
第二节 宫观使制度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各级道官
一 道门威仪
二 道门大德
三 道门教授
第四节 道观经济生活与基层道官
一 唐代道观经济的繁荣
二 宫观基层道官:“三纲”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