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安全适用教材
  • 字数: 54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陈安 等 编著;陈安,夏保成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46729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每个行业、机构、组织都在设法回避自己的内部风险,同时也防范来自外部的风险。出现突发事件后,也尽着自己的力量去应对和解决,这依然属于传统应急的范畴;但是,相对于这些,确实也不断出现各类复杂突发事件,每每需要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以求取得应对成本的减少和救援效率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之前的安全管理和传统应急就要升级换代,相应的知识体系也就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和系统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集合了多家机构的二十几位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生和研究生,查找了数百篇各类文献,并对美日欧澳等国家和地区的应急事件和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很后完成了这部《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作者简介
陈安,男,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客座教授/研究员。葡萄牙波尔图理工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不错访问学者。兼任靠前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联合,靠前多个学会理事、委员。出版有《项目管理通俗演义》(南方日报出版社),编选《大师小文:李小文院士博文精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及学术论著“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三册(科学出版社)等。在《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文章,发表论文100余篇,个人科学网博客访问量超过1500万,写作文字量超过500万字。
目录

第一编应急管理基础与知识体系框架及概述
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框架结构
第一章绪论
1.1指南的目的
1.2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特征
1.3应急管理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1.4应急管理的功能
1.5应急管理的现状
1.6应急管理知识体系
第二章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2.1突发事件机理分析
2.2应急体制设计
2.3应急机制设计
2.4应急资源管理
2.5应急预案管理
2.6风险与应急评价
2.7应急心理与行为
2.8应急关键基础设施、设备与技术
2.9现代应急系统与平台
2.10安全应急文化
2.11应急体系建设
第三章应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3.1应急管理的时间
3.2应急管理的阶段
3.3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应急管理
第二编应急管理的内容与功能
第四章应急管理体系
4.1应急预案
4.2应急体制
4.3应急机制
4.4应急法制
4.5应急平台
第五章应急资源与物流管理
5.1应急资源管理
5.2应急物资管理
第六章应急财政
6.1应急管理中的财政
6.2应急管理中的金融
6.3应急管理中的保险
6.4应急管理中的捐赠
第七章应急体制构建
7.1应急体制的结构
7.2应急体制的功能
第八章应急志愿者管理
8.1应急志愿者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8.2国外应急志愿者管理发展历程及经验
8.3我国应急志愿者管理现状及问题
8.4应急志愿者管理的作用
8.5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8.6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机制构建
第九章应急预案与演练
9.1应急预案
9.2应急演练
9.3应急预案与演练的挑战
第十章应急避难场所管理
10.1灾民安置的方式
10.2集中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
10.3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救灾帐篷的搭建
10.4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管理
10.5集中应急避难场所的人员管理
10.6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发放
10.7应急避难场所的供水供电管理
10.8安置人员的食品和营养
10.9应急避难场所的治安与医疗
10.10次生灾害的避险
第十一章应急处置、指挥与救援
11.1相关概念术语界定
11.2共性特征因素分析
11.3差异特征因素分析
第十二章网络舆情与应急管理
12.1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特点
12.2网络舆情的影响
12.3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
第十三章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管理
13.1人群聚集导致的突发事件类型
13.2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的管理机制
13.3应急疏散背景下民众恐慌机理
第十四章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
14.1应急管理技术的内涵
14.2应急管理技术的分类
14.3现代应急技术的内容
14.4现代应急系统
第十五章风险与预警管理
15.1风险管理
15.2预警管理
第十六章危机沟通与媒介管理
16.1危机沟通概述
16.2危机沟通实务
16.3媒介管理
第十七章安全与应急文化
17.1安全与应急文化理论
17.2安全与应急文化建设实践
第三编应急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第十八章突发事件的机理分析方法
18.1多层次多阶段机理分析方法
18.2事故致因理论
第十九章面向应急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与方法
19.1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19.2监控与启动机制
19.3指挥、处置与协调机制
19.4运行与评价机制
19.5监督与奖惩机制
19.6终止与补偿机制
第二十章应急管理全过程评价
20.1现代应急管理中的事前风险评价
20.2应急事中评价
20.3现代应急管理中的事后评价
20.4其他风险与应急分析评价方法
第二十一章面向应急管理应用的技术与工具
21.1监测与检测技术
21.2应急通信技术
21.3定位与遥感技术
21.4物流运输技术
21.5事故调查分析技术
21.6数据处理分析技术
21.7决策支持技术
21.8心理干预及行为矫正技术
第四编行业、领域、区域应急管理
第二十二章交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22.1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分类
22.2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三章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3.1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级别划分
23.2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四章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4.1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24.2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五章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与分级
2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六章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26.1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26.2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七章旅游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7.1旅游区突发事件的定义及主要类型
27.2旅游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八章化工事故应急管理
28.1化工事故的特点
28.2化工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九章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9.1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分级
29.2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十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30.1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特点与分类
30.2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十一章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31.1煤矿安全事故的分类与特点
31.2煤矿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五编应急管理的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第三十二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32.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分析的意义
32.2案例研究的概念
32.3案例研究的过程
32.4案例描述
32.5原因分析
32.6案例分析的内容
第三十三章人为事件案例
第三十四章系统灾难事件案例
第三十五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35.1“卡特里娜”飓风
35.2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第六编国际应急管理
第三十六章美国的FEMA与应急管理
36.1美国应急管理建设的历史发展
36.2美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36.3美国的应急管理机制
36.4美国应急管理的法制
36.5美国应急队伍与培训
36.6美国应急平台体系
第三十七章日本的灾害应对
37.1日本的应急管理体制
37.2日本应急管理的法制
37.3日本应急管理的机制
37.4日本的应急物资、队伍
37.5宣教培训
第三十八章欧洲的应急管理
38.1英国的应急管理
38.2德国的应急管理
38.3法国的应急管理
38.4意大利的应急管理
38.5西班牙的应急管理
第三十九章其他国家的应急管理
39.1澳大利亚的应急管理
39.2加拿大的应急管理
39.3韩国的应急管理
39.4印度的应急管理
39.5俄罗斯的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序
编应急管理基础与知识体系框架及概述
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框架结构
章绪论
1.1指南的目的
1.2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特征
1.3应急管理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1.4应急管理的功能
1.5应急管理的现状
1.6应急管理知识体系
第二章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2.1突发事件机理分析
2.2应急体制设计
2.3应急机制设计
2.4应急资源管理
2.5应急预案管理
2.6风险与应急评价
2.7应急心理与行为
2.8应急关键基础设施、设备与技术
2.9现代应急系统与平台
2.10安全应急文化
2.11应急体系建设
第三章应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3.1应急管理的时间
3.2应急管理的阶段
3.3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应急管理
第二编应急管理的内容与功能
第四章应急管理体系
4.1应急预案
4.2应急体制
4.3应急机制
4.4应急法制
4.5应急平台
第五章应急资源与物流管理
5.1应急资源管理
5.2应急物资管理
第六章应急财政
6.1应急管理中的财政
6.2应急管理中的金融
6.3应急管理中的保险
6.4应急管理中的捐赠
第七章应急体制构建
7.1应急体制的结构
7.2应急体制的功能
第八章应急志愿者管理
8.1应急志愿者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8.2国外应急志愿者管理发展历程及经验
8.3我国应急志愿者管理现状及问题
8.4应急志愿者管理的作用
8.5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8.6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机制构建
第九章应急预案与演练
9.1应急预案
9.2应急演练
9.3应急预案与演练的挑战
第十章应急避难场所管理
10.1灾民安置的方式
10.2集中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
10.3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救灾帐篷的搭建
10.4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管理
10.5集中应急避难场所的人员管理
10.6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发放
10.7应急避难场所的供水供电管理
10.8安置人员的食品和营养
10.9应急避难场所的治安与医疗
10.10次生灾害的避险
第十一章应急处置、指挥与救援
11.1相关概念术语界定
11.2共性特征因素分析
11.3差异特征因素分析
第十二章网络舆情与应急管理
12.1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特点
12.2网络舆情的影响
12.3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
第十三章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管理
13.1人群聚集导致的突发事件类型
13.2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的管理机制
13.3应急疏散背景下民众恐慌机理
第十四章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
14.1应急管理技术的内涵
14.2应急管理技术的分类
14.3现代应急技术的内容
14.4现代应急系统
第十五章风险与预警管理
15.1风险管理
15.2预警管理
第十六章危机沟通与媒介管理
16.1危机沟通概述
16.2危机沟通实务
16.3媒介管理
第十七章安全与应急文化
17.1安全与应急文化理论
17.2安全与应急文化建设实践
第三编应急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第十八章突发事件的机理分析方法
18.1多层次多阶段机理分析方法
18.2事故致因理论
第十九章面向应急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与方法
19.1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19.2监控与启动机制
19.3指挥、处置与协调机制
19.4运行与评价机制
19.5监督与奖惩机制
19.6终止与补偿机制
第二十章应急管理全过程评价
20.1现代应急管理中的事前风险评价
20.2应急事中评价
20.3现代应急管理中的事后评价
20.4其他风险与应急分析评价方法
第二十一章面向应急管理应用的技术与工具
21.1监测与检测技术
21.2应急通信技术
21.3定位与遥感技术
21.4物流运输技术
21.5事故调查分析技术
21.6数据处理分析技术
21.7决策支持技术
21.8心理干预及行为矫正技术
第四编行业、领域、区域应急管理
第二十二章交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22.1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分类
22.2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三章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3.1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级别划分
23.2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四章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4.1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24.2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五章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与分级
2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六章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26.1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26.2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七章旅游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7.1旅游区突发事件的定义及主要类型
27.2旅游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八章化工事故应急管理
28.1化工事故的特点
28.2化工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九章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9.1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分级
29.2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十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30.1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特点与分类
30.2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十一章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31.1煤矿安全事故的分类与特点
31.2煤矿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五编应急管理的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第三十二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32.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分析的意义
32.2案例研究的概念
32.3案例研究的过程
32.4案例描述
32.5原因分析
32.6案例分析的内容
第三十三章人为事件案例
第三十四章系统灾难事件案例
第三十五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35.1“卡特里娜”飓风
35.2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第六编国际应急管理
第三十六章美国的FEMA与应急管理
36.1美国应急管理建设的历史发展
36.2美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36.3美国的应急管理机制
36.4美国应急管理的法制
36.5美国应急队伍与培训
36.6美国应急平台体系
第三十七章日本的灾害应对
37.1日本的应急管理体制
37.2日本应急管理的法制
37.3日本应急管理的机制
37.4日本的应急物资、队伍
37.5宣教培训
第三十八章欧洲的应急管理
38.1英国的应急管理
38.2德国的应急管理
38.3法国的应急管理
38.4意大利的应急管理
38.5西班牙的应急管理
第三十九章其他国家的应急管理
39.1澳大利亚的应急管理
39.2加拿大的应急管理
39.3韩国的应急管理
39.4印度的应急管理
39.5俄罗斯的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应急管理基础与知识体系框架及概述
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框架结构
章绪论
1.1指南的目的
1.2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特征
1.3应急管理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1.4应急管理的功能
1.5应急管理的现状
1.6应急管理知识体系
第二章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2.1突发事件机理分析
2.2应急体制设计
2.3应急机制设计
2.4应急资源管理
2.5应急预案管理
2.6风险与应急评价
2.7应急心理与行为
2.8应急关键基础设施、设备与技术
2.9现代应急系统与平台
2.10安全应急文化
2.11应急体系建设
第三章应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3.1应急管理的时间
3.2应急管理的阶段
3.3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应急管理
第二编应急管理的内容与功能
第四章应急管理体系
4.1应急预案
4.2应急体制
4.3应急机制
4.4应急法制
4.5应急平台
第五章应急资源与物流管理
5.1应急资源管理
5.2应急物资管理
第六章应急财政
6.1应急管理中的财政
6.2应急管理中的金融
6.3应急管理中的保险
6.4应急管理中的捐赠
第七章应急体制构建
7.1应急体制的结构
7.2应急体制的功能
第八章应急志愿者管理
8.1应急志愿者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8.2国外应急志愿者管理发展历程及经验
8.3我国应急志愿者管理现状及问题
8.4应急志愿者管理的作用
8.5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8.6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机制构建
第九章应急预案与演练
9.1应急预案
9.2应急演练
9.3应急预案与演练的挑战
第十章应急避难场所管理
10.1灾民安置的方式
10.2集中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
10.3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救灾帐篷的搭建
10.4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管理
10.5集中应急避难场所的人员管理
10.6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发放
10.7应急避难场所的供水供电管理
10.8安置人员的食品和营养
10.9应急避难场所的治安与医疗
10.10次生灾害的避险
第十一章应急处置、指挥与救援
11.1相关概念术语界定
11.2共性特征因素分析
11.3差异特征因素分析
第十二章网络舆情与应急管理
12.1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特点
12.2网络舆情的影响
12.3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
第十三章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管理
13.1人群聚集导致的突发事件类型
13.2应急疏散与密集人群的管理机制
13.3应急疏散背景下民众恐慌机理
第十四章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
14.1应急管理技术的内涵
14.2应急管理技术的分类
14.3现代应急技术的内容
14.4现代应急系统
第十五章风险与预警管理
15.1风险管理
15.2预警管理
第十六章危机沟通与媒介管理
16.1危机沟通概述
16.2危机沟通实务
16.3媒介管理
第十七章安全与应急文化
17.1安全与应急文化理论
17.2安全与应急文化建设实践
第三编应急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第十八章突发事件的机理分析方法
18.1多层次多阶段机理分析方法
18.2事故致因理论
第十九章面向应急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与方法
19.1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19.2监控与启动机制
19.3指挥、处置与协调机制
19.4运行与评价机制
19.5监督与奖惩机制
19.6终止与补偿机制
第二十章应急管理全过程评价
20.1现代应急管理中的事前风险评价
20.2应急事中评价
20.3现代应急管理中的事后评价
20.4其他风险与应急分析评价方法
第二十一章面向应急管理应用的技术与工具
21.1监测与检测技术
21.2应急通信技术
21.3定位与遥感技术
21.4物流运输技术
21.5事故调查分析技术
21.6数据处理分析技术
21.7决策支持技术
21.8心理干预及行为矫正技术
第四编行业、领域、区域应急管理
第二十二章交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22.1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分类
22.2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三章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3.1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级别划分
23.2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四章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4.1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24.2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五章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与分级
25.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六章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26.1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26.2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七章旅游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7.1旅游区突发事件的定义及主要类型
27.2旅游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八章化工事故应急管理
28.1化工事故的特点
28.2化工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十九章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9.1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分级
29.2电力供应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十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30.1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特点与分类
30.2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十一章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31.1煤矿安全事故的分类与特点
31.2煤矿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五编应急管理的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第三十二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32.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分析的意义
32.2案例研究的概念
32.3案例研究的过程
32.4案例描述
32.5原因分析
32.6案例分析的内容
第三十三章人为事件案例
第三十四章系统灾难事件案例
第三十五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
35.1“卡特里娜”飓风
35.2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第六编国际应急管理
第三十六章美国的FEMA与应急管理
36.1美国应急管理建设的历史发展
36.2美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36.3美国的应急管理机制
36.4美国应急管理的法制
36.5美国应急队伍与培训
36.6美国应急平台体系
第三十七章日本的灾害应对
37.1日本的应急管理体制
37.2日本应急管理的法制
37.3日本应急管理的机制
37.4日本的应急物资、队伍
37.5宣教培训
第三十八章欧洲的应急管理
38.1英国的应急管理
38.2德国的应急管理
38.3法国的应急管理
38.4意大利的应急管理
38.5西班牙的应急管理
第三十九章其他国家的应急管理
39.1澳大利亚的应急管理
39.2加拿大的应急管理
39.3韩国的应急管理
39.4印度的应急管理
39.5俄罗斯的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