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宗教的慈善参与新发展及机制研究

中国宗教的慈善参与新发展及机制研究

  • 字数: 1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明世法 著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0394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世法编著的《中国宗教的慈善参与新发展及机制研究》以宗教建构社会公共领域的实证为视角,通过对中国宗教慈善非营利组织的个案调查与研究,考察当代中国宗教的慈善参与的新变化,总结宗教非营利性组织在专业性、创新性、规范性等方面的特点。
优势和影响,提出中国宗教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设,又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明世法,1972年8月生,安徽省阜阳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社会学、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和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的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一)宗教与社会的关系
(二)宗教与社会慈善或社会关怀的关系
五研究方法
六结构
第二章研究框架
一核心理论:中国社会公共领域概念的形成和演变
(一)社会公共领域概念的历史索引
(二)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争议与界定
二研究框架
(一)社会慈善参与:中国宗教的社会公共领域建构之核心
(二)宗教慈善非营利组织:宗教的社会公共领域行动之重要载体
(三)研究框架的形成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宗教的社会慈善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关系
一宗教慈善的历史演变
二政府的功能与宗教的社会慈善
三市场与宗教的社会慈善
四社会公共领域的发育与宗教的社会慈善
第四章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慈善背景、概况与特点
一宗教与社会主义国家:当代中国宗教慈善的背景
(一)社会主义与宗教:“鸦片论”和“适应论”
(二)当代中国的宗教与社会主义国家
二当代中国宗教的慈善发展概况
(一)当代中国宗教的信仰概况
(二)中国当代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
三中国宗教慈善参与中的特点与问题
第五章当代中国宗教的慈善参与新进展
一宗教慈善理念和慈善参与模式的更新
二宗教慈善非营利组织的个案
三宗教慈善非营利组织的慈善参与特色
四宗教慈善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第六章中国宗教社会慈善的新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中国宗教慈善的新发展机制
(一)政教关系:分立与协作
(二)慈善资源:继续改革开放与完善市场经济
(三)社会政策:引导和鼓励宗教的慈善参与
二美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宗教社会慈善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政府支持:宗教慈善机构成为多元社会福利的重要参与者
(二)制度保障:宗教慈善非营利机构充分发展
(三)社会资本:宗教慈善组织的特色资源
三我国宗教的社会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领域:形成宗教慈善参与的正确舆论导向与制度环境
(二)宗教领域:发展专业、特色慈善,使宗教慈善自觉融入社会政策框架
(三)社会领域:建立自愿参与的慈善组织伙伴网络,有效整合慈善资源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大纲
附录二受访者情况简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