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科学的历程

生命科学的历程

  • 字数: 23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作者: (美)加兰德·E.艾伦,(美)杰弗里·J.W.贝克 著 李峰,王东辉 译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751735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转基因作物是否有害?遗传学和优生学应当如何造福人类?基因编辑婴儿为何是违背伦理和法律的?这些问题的实质都与生命科学有关。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逻辑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生命科学的历程》系Scientific Process and Social Issues in Biology Education的中译本,是作者在不同大学、学院讲授生物学导论和生物相关课程的成果。作为生物学科普类读物,《生命科学的历程》特别强调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本质。本书内容如下: 第一章涉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历史,并展望了下一世纪生物学的前景;也应用了现代生物学领域研究作为范例,来强调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生物学仍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研究者们还在努力地尝试理解,因此生物学仍然像过去一样是充满活力的学科。 第二章从深入审视生物学入手,讲述作为科学的生物学如何形成假设,以及背后蕴含的归纳法、演绎法逻辑。在此,我们 第三章是关于科学假设如何被验证,在归纳法和演绎法框架下,所应用的逻辑应该如何被分析。 第四章比较了三个研究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实验室中的研究,第二个是野外研究,这些研究都必须尽可能地克服重重困难,来控制变量。第三个案例是有关演化问题的研究,它的问题在于所涉及事件都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 第五章探讨科学和承载科学发展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家对于支持他们研究工作的社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录
序占
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作为探索历程的生物学
1.1 前言
1.2 生物学思考的发展:19世纪
1.3 20世纪的生物学革命
1.4 探索的精神:生物学中未解决的问题
1.4.1 意外发现带来的惊喜
1.4.2 蝴蝶迁徙
1.4.3 母鸡的牙齿和演化
1.4.4 生命的化学起源
1.5 总结
延伸阅读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和逻辑
2.1 前言
2.2 作为智识学科的科学
2.3 科学的逻辑
2.4 科学的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
2.5 实验的“解剖”
2.6 科学的逻辑:作为解释的假说
2.7 科学中的偏见
2.8 范式的概念
2.9 现代科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10 结论:科学的力量和局限性
2.11 训练
延伸阅读
第三章 科学的本质和逻辑:检验假说
3.1 前言
3.2 检验假说:基本原则
3.2.1 通过观察检验假说
3.2.2 通过实验检验假说
3.2.3 均一性和样本量的重要性
3.3 形成假说和验证假说的案例研究:霍乱如何传播
3.3.1 疾病:早期观点
3.3.2 斯诺的观察
3.3.3 另一种假说
3.3.4 宽街水泵案例
3.3.5 斯诺水媒介假说的反对意见
3.3.6 判定检验
3.3.7 更广阔的应用和机缘巧合
3.3.8 霍乱作用机制:现代观点
3.4 现代流行病:艾滋病危机,1981-2000年
3.4.1 背景:艾滋病危机的起源
3.4.2 HIV侵染的本质
3.4.3 治疗及/或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3.5 结论
延伸阅读
第四章 生物学实践:三项案例研究
4.1 前言
4.2 在实验室中形成和检验假说:发现神经生长因子
4.3 野外调查研究:鲑鱼洄游
4.3.1 鲑鱼
4.3.2 两个可能的假说
4.3.3 结果汇总
4.3.4 新的问题
4.3.5 进一步验证信息素假说
4.3.6 “剖析”实验
4.3.7 统计显著性
4.4演化历史案例:大灭绝和恐龙的终结:涅墨西斯的故事
4.4.1 检验行星撞击假说
4.4.2 灭绝和古生物学记录
4.4.3 周期性大灭绝
4.4.4 涅墨西斯假说
4.5 结论
延伸阅读
第五章 科学的社会环境: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5.1 前言
5.2 科学与技术——公众的困惑
5.3 科学的社会建构
5.4 科学的社会责任
5.4.1 “培育更好的人”:遗传学和优生学,1900-1945年
5.4.2 东南亚的除草剂
5.4.3 干细胞生物学:道德伦理关注
5.4.4 转基因生物
5.5 利用人体进行研究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5.6 科学和“伪科学”:“科学神创论”和“智创论”
5.6.1 “科学神创论”
5.6.2 斗争在延续:“智创论”的兴起,1995年至今
5.7 科学与宗教:根本区别
5.8 结论
5.9 练习
延伸阅读
附录A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A.1 前言
A.2 数据搜集和取样误差问题
A.3 建立联系:搜集和组织数据
A.3.1 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
A.3.2 数据搜集中的测量和精度
A.3.3 不同观察者测量中的变量
A.4 建立关系:数据的呈现
A.4.1 数据呈现
A.4.2 尺度和尺度的转换
A.4.3 内插和外推
A 5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A.5.1 相关性
A.5.2 比例和比例的变化
A.5.3 显著性水平
附录B
延伸阅读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