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教的历史(配插图)

道教的历史(配插图)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许地山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3917327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底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底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都可以用这个名词来包括它们,大体说来,可分为思想方面底道与宗教方面底道。现在名思想方面底道为道家,宗教方面底道为道教。宗教方面底道教包括方术符溅在里面,思想方面底道家,就包含易阴阳五行底玄理。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这思想自与佛教思想打交涉以后,结果做成方术及宗教方面底道教。唐代之佛教思想,及宋代之佛儒思想,皆为中国民族思想之伟大时期,而其间道教之势力却压倒二教。这可见道家思想是国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气概。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 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目录
弁言 绪说 第一章 道的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的建立者老子 第三章 老子以后的道家 第四章 道家最初的派别 第五章 秦汉的道家 第六章 神仙的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附录 道家思想与道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