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研究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作者: 李莘//杜乐 著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6040642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李莘,江苏常州人。北京舞蹈学院公共基础部音乐教研室主任,音乐学博士,副教授。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2005年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博士学位。
出版《自为风气自变迁》、《京西幡会幡乐》(第一作者)等音乐学专著,并先后在《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万字。
2011年编著教材《曲式与舞蹈音乐分析》(第一作者)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荣誉称号。
2013年至2014年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顺利完成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研修工作。
2013年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参加“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一等奖“及“最佳演示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等全部单项奖。
2013年荣获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远古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原始乐舞的依稀痕迹
第二节 从天籁到人籁――原始乐器构建的音响世界
第三节 关于原始舞蹈的记载
第四节 原始舞蹈初探
第二章 夏商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夏代文化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夏代乐舞概况
第三节 青铜时代的到来――殷商时代的金石之声
第四节 殷商时代乐舞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乐礼教和――西周礼乐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钟鼓哩噻磬管锵锵――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
第三节 周代乐舞的基本形态
第四节 周代的乐舞教育
第五节 周代乐舞对周代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秦汉乐制一脉相承――乐府
第二节 汉代乐器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汉代舞蹈分类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承秦汉、启隋唐――文化交融期的清商乐
第二节 西域与中原之间歌舞伎乐的交流
第三节 魏晋风度――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理想在音乐艺术中的投射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蹈文化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对隋代文化贡献的客观评价
第二节 大唐乐舞的恢弘气象
第三节 壁画和乐舞俑中的唐代乐舞
第四节 乱世中存续的五代十国乐舞
第五节 唐代乐舞概观
第七章 宋元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文化气质与艺术风格的剧烈转型
第二节 礼失求诸野――宋代宫廷乐舞在朝鲜半岛的传习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市井乐舞
第四节 宋代队舞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乐舞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明代宫廷乐舞
第三节 清代宫廷乐舞
第四节 戏曲舞蹈及其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